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用药风险防范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加强用药风险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用药风险防范认知度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13.04%的护理人员没有认识到防范用药风险的责任;对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三个基本概念的总体认知率分别为39.13%,30.43%和58.69%;对药物不良事件的报告意愿率为67.39%。结论:以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为用药风险的主要来源,采用教育、制度和督查并重的方法,不断强化防范用药风险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
成孝林  肖林 《药学实践杂志》2014,32(2):138-140,143
目的 了解精神科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临床应用状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1天精神科住院患者精神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住院患者总体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51种;其中精神药物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09种,联合用药比率为74.15%.抗精神病药使用前五位的依次是: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奥氮平、氯丙嗪,抗抑郁药使用前五位的依次是: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帕罗西汀、米氮平、氟伏沙明,均以单一用药为主,新型药物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线药物.苯二氮革类使用率为9.52%,心境稳定剂使用率为19.73%,苯海索使用率为30.61%.结论 调研的精神科用药总体合理,但在伴有其他疾病患者的药物选用、抗抑郁药的联合使用、苯海索适应证掌握等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仍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建立不合理用药长效干预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参照WHO推荐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处方管理办法>,对该院2009年7~12月(干预前)和2010年7~12月(干预后)门诊患者的处方指标和患者关怀指标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使用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使用合理性分析.结果 干预后平均用药2.58种、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94%、应用注射剂比例20.89%、每张处方平均药费98.36元、抗菌药物占总药费比例22.80%、注射剂占总药费比例17.80%均低于干预前,使用非专利名的百分率为95.30%和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为88.50%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平均就诊时间11.3min、平均调配时间35.2s、药品实际调配比例为98.7%、药物标示完整率为100.0%、患者用药知晓率为98.6%、总体服务满意率为98.6%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处方适应证相符率为92.72%(433/467),干预前为85.66%(448/523).干预前阿莫西林DUI值为1.57均高于其他抗菌药物,居第1位,干预后DUI值下降,为0.98,但排序仍居第1位.结论 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可对干预机制进行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建立不合理用药长效干预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参照WHO推荐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处方管理办法》,对该院2009年7~12月(干预前)和2010年7~12月(干预后)门诊患者的处方指标和患者关怀指标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使用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使用合理性分析。结果干预后平均用药2.58种、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94%、应用注射剂比例20.89%、每张处方平均药费98·36元、抗菌药物占总药费比例22.80%、注射剂占总药费比例17.80%均低于干预前,使用非专利名的百分率为95·30%和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为88.50%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平均就诊时间11.3min、平均调配时间35.2s、药品实际调配比例为98.7%、药物标示完整率为100.0%、患者用药知晓率为98.6%、总体服务满意率为98.6%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处方适应证相符率为92.72%(433/467),干预前为85.66%(448/523)。干预前阿莫西林DUI值为1.57均高于其他抗菌药物,居第1位,干预后DUI值下降,为0.98,但排序仍居第1位。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可对干预机制进行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7—2011年我院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07—2011年我院抗精神病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量逐年上升,5年销售金额增长了2.84倍,DDDs上升了2.53倍;而典型抗精神病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的用量则逐年下降,5年DDDs下降了33.00%。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奥氮平的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均居前列。2011年抗精神病药的平均DDC比2007年增长了2.26倍,DDC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应用合理,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量呈现增长态势,典型抗精神病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仍是部分患者特别是经济承受能力较低患者的首选药,选用国产和普通剂型的药物有利于降低药物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6.
7.
肖林  成孝林 《上海医药》2012,(23):23-27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抗抑郁药使用特点,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用药特点,预测用药趋势,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时我院2007—2011年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efineddailydose,DDDs)和日均费用(defineddailycost,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药物的使用量逐年上升,5年销售金额增长2.2倍,DDDs增长1.89倍;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类药物使用量则逐年下降,5年销售金额下降近40%,DDDs下降近30%。抗抑郁药物的DDC稳中有降,新型药物的DDC是TCAs类药物的10倍。结论:我院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基本合理。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使用的品种最多,使用份额最大;SNRIs类药物呈现快速增长;更多使用国产药物能有效降低抗抑郁药物的DDC。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停用抗癫痫药(AED)后成年患者局灶性癫痫复发的风险和复发的高危期,分析影响停药2年内的复发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确定无癫痫发作2年以上的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预测因素,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依据。方法:利用癫痫随访登记数据库,对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成年局灶性癫痫患者进行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复发风险和复发时间,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预测因素。结果:108例患者中,39例出现了复发,其中8例在药物减停过程中发生,31例在完全停药之后出现。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AED停药后12、24、36、48、60、72和84个月的癫痫复发概率分别为24.0%、20.4%、8.3%、2.7%、4.6%、0.97%和0.98%。大部分复发发生于停药24个月内,尤其是停药12个月内。停药24个月后,癫痫复发的可能性下降,尤其是停药60个月后,癫痫复发率<1%,呈极低的水平曲线,仅2例患者分别在停药64个月和84个月时复发。此外,AED停药12、24、36、48和60个月癫痫复发的累积概率分别为24.0%、41.3%、48.4%、...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