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铜绿假单胞菌抗药基因检测及其对消毒剂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携带的抗药基因情况及其与消毒剂的抗性关系和水平。方法采用PCR方法和肉汤稀释法分别检测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qacE△1-SulI基因和对消毒剂抗性变化,并与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临床分离的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5株检出qacE△1-SulI基因阳性,抗药基因携带率达到83%以上。醋酸氯己定对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7.8mg/L,与标准菌株相同;对氯间二甲苯酚对其中1株临床分离株的MIC高于标准菌株,但有2株低于标准株;苯扎溴铵对6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MIC均低于标准株;聚维酮碘对5株qacE△1-SulI基因阳性菌株的MIC值与标准菌株相同,但抗药基因阴性菌株的MIC值低于标准株。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数携带qacE△1-SulI基因,该抗药基因的携带与其对消毒剂的抗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手术和内固定方式治疗髋部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和内固定方式在髋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68例髋部骨折分别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钢板、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3枚空心钉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结果经术后6~60个月随访,股骨转子间骨折中,DHS组优良率为85.7%,解剖钢板组优良率为83.3%,PFN组优良率为96.2%;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手术优良率为93%;股骨颈骨折中人工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94.3%,3枚空心钉组优良率为75%,DHS组优良率为88.9%。结论PFN是治疗股骨转子间和转子下骨折的最牢固内固定方式,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和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也是术后继发股骨头坏死治疗的主要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常见医院感染病原菌对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抗力。方法肉汤稀释法对14株医院感染病原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结果对氯间二甲苯酚对7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78 mg/L~625 mg/L,WX11株最高,WX44株与WX12株最低;另外4株与标准株的M IC均为312 mg/L。对氯间二甲苯酚对7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杀菌浓度范围为156~1250 mg/L,WX45株与NJ90株MBC最高,WX12与WX44最低;其余3株与标准株的MBC均为625 mg/L。对氯间二甲苯酚对7株临床分离的大肠杆菌的M IC和MBC均与标准菌株一致。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对氯间二甲苯酚抗力有差异,存在抗力株和敏感株;大肠杆菌对对氯间二甲苯酚抗力与标准株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恢复胸腰椎序列,重建塌陷的椎体。通过术前、术后2周及1年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了解术后骨折复位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本组病例经过术后6~18个月的随访,平均11.4个月,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术前对比术后2周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年对比术后2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能够很好的对伤椎进行复位,纠正后凸畸形的同时,也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戎毅   《中国医学工程》2013,(6):82-82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伤口感染率上,外固定架组优于跟骨牵引组,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口愈合时间上,外固定架组优于跟骨牵引组,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上,外固定架组优于跟骨牵引组,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当前的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手术中,医学界普遍认可的最佳方法是外固定架集合有限内固定,值得在临床医学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微型钢板和桡骨头切除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1例。甲组采用微型钢板治疗,乙组行桡骨头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肘关节活动范围优于乙组,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钢板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效果显著,对于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性及稳定性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冠病毒肆虐,除了要隔离控制好传染源,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目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因此,做好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以及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与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使用LISS、DCS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的64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经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术后膝关节功能按Kolment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LISS组、DCS组优良率分别为93.3%和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6个月和7.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LISS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与DCS方法相比,LISS更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则,术后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吸收张力带加环扎对髌骨骨折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01月至2011年0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有手术指征的髌骨骨折60例,使用可吸收张力带加环扎,对髌骨骨折进行治疗.结果 本研究60例髌骨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张力带加环扎进行治疗,经6个月至1年的随访,所有病例的骨折都愈合,并且没有感染.根据疗效评定标准,60例患者中,疗效达优者有32例,疗效达良者有24例,疗效为中者有4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可吸收张力带加环扎操作简便及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在临床上也有不少的使用,是髌骨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苏省青少年意外伤害认知状况,为开展学生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5 517名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5 517名被调查学生中,认知率≥85%的有:"体育运动前应进行准备活动、紧急电话号码、浴缸里要放防滑垫、听说过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我国14岁以下儿童死亡和伤残的最主要原因";认知率<40%的有:"骑非机动车不能带18岁以下的儿童、窗户和阳台上安装一般护栏不能防止孩子跌落"。认知及格率为84.88%,其中男生为82.31%,女生为87.58%;小学生为84.45%,初中生为81.75%,高中生为90.92%;省会、苏南、苏北地区学生分别为82.14%、90.56%、82.17%。单因素分析显示,学生性别、年龄、地区、性格、父亲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与认知及格率有关(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学生性别、年龄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与伤害认知及格率呈正相关。结论应根据不同年龄青少年特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他们对伤害的认知水平,降低伤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