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腹膜后纤维化(RPF)的PET/CT表现,提高对RPF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PET/CT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其B超、CT、MR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 2例RPFCT表现均为腹膜后血管间隙显示不清,腹膜后弥漫性斑块或肿块及腹膜后脏器受累;且伴肾盂及输尿管扩张积水;PET表现为腹膜后血管周围及输尿管区均匀或欠均匀性小片状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良性RPF的18F-FDG摄取标准放射性摄取最大值(SUVmax)多低于2.5,延迟扫描SUVmax持平或下降,明显低于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8F-FDG摄取;恶性RPF的18F-FDG摄取明显不均,SUVmax多高于2.5,延迟SUVmax后上升。结论通过结合文献对比RPF各种影像学表现,PET/CT可认为是诊断RPF最有价值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有利于良恶性RPF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鉴别,同时有利于查找继发性RPF的原发病因。  相似文献   
2.
PET/CT对乳腺癌术后转移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部分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出现复发和转移。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转移病灶。文中探讨PET/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 64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根据组织病理学(4例)、CT或MRI(56例)及临床随访(4例)做出是否转移的诊断。在上述64例患者中选择39个转移灶和22个良性病灶,用PET/CT行双时相检查,测量2次扫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maximum,SUVmax)及变化。分析PET/CT诊断乳腺癌术后转移的准确性。结果最终诊断38例肿瘤转移,26例未转移。PET/CT检查结果有4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其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84.6%。双时相检查转移灶SUVmax上升10%以上者达74.4%,而良性病变为SUVmax上升10%以上者为36.4%,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T/CT可用于诊断乳腺癌术后转移,双时相扫描可用于鉴别转移灶与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