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得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心血管危急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虽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基于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在基层医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仍然是心肌再灌注的重要方法。溶栓药物种类较多,第三代溶栓药物瑞替普酶(r-PA)静脉推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5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t-PA改良组(61例,rt-PA加低分子肝素);rt-PA标准组(64例,rt-PA加普通肝素)。观察两组再通率、再闭塞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rt-PA改良组与rt-PA标准组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改良组显著低于rt-RA标准组(P〈0.05)。结论 rt-PA配合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疗效相同,副反应少。rt-PA改良法为简便、安全、有效的溶栓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5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rt-PA改良组(61例,rt-PA加低分子肝素);rt-PA标准组(64例,rt-PA加普通肝素)。观察两组再通率、再闭塞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rt-PA改良组与rt-PA标准组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改良组显著低于rt-RA标准组(P0.05)。结论 rt-PA配合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疗效相同,副反应少。rt-PA改良法为简便、安全、有效的溶栓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汉族。门诊号:c122533,病例号:727680,因头痛、头晕、腹胀、恶心不呕吐、乏力、心悸胸闷、睡眠中经常被憋醒、伴吸气困难、胸透:心、膈、肺无异常。化验室检查结果:血象:白细胞12000mm3,参考值:成人4000~10000mm3。餐前血糖:10.61mmol/L。肾功能:BUN(尿素)8.30mmol/L。参考值1.70~8.30mmol/L。CRE(肌酐)96.9μmol/L。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短期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常规心力衰竭方法治疗2周。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或恶化者60例。将此60例患者重新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复查超声心动图,测定血NT-proBNP,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照组继续原治疗。观察两组用药72小时前后临床症状、体征,NYHA心功能分级、NT-proBNP、LVEDD、LVEF变化,测6分钟步行试验。随访6月,统计心力衰竭再住院、死亡情况。比较两组NT-proBNP、LVEDD、LVEF变化。测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 实验组心力衰竭临床表现、NYHA心功能改善、NT-proBNP、LVEDD降低、LVEF提高、6分钟步行试验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随访6月,实验组心力衰竭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NT-proBNP、LVEDD、LVEF、6分钟步行试验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改善心功能、提高射血分数、降低NT-proBNP、LVEDD等指标方面、有显著优势,是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可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细胞间接触诱导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探讨已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因子对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骨髓间质干细胞加平滑肌细胞条件培养液;骨髓间质干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分层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EGFP标记后,与平滑肌细胞混合培养。用平滑肌细胞抗体SM-a-Actin、Calponi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骨髓间质干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混合培养7d后免疫荧光染色,可见EGFP(绿色)和抗SM-a-Actin、Calponin(红色)的双标细胞存在。而加平滑肌细胞条件培养液与分层培养组,骨髓间质干细胞均不表达Calponin。结论细胞间直接接触对诱导骨髓间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平滑肌细胞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暴发性心肌炎在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等的表现,有时与急性心肌梗死类似.本文报道1例临床表现为胸痛,心肌损伤损标志物升高,心电图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过多种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通过积极治疗后康复.以下介绍此病例发病特点、鉴别诊断、治疗手段等.  相似文献   
8.
预防接种工作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领域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通过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努力,每个儿童支都会接种到规范、有效的预防接种疫苗, 可预防的传染病将进一步得到控制,免疫规划必将为保持儿童健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了解生长特性。方法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其生长情况,用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其抗原的表达。结果培养3日可见组织块周边有细胞长出,2周达亚融合,传代后细胞“谷峰”生长明显。SM-α-肌动蛋白和Calponin抗体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结论组织贴块法是简单、经济、高效的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为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讨论分析引起口腔科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及控制,以便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方法切断传染源。口腔科医源性感染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传播途径多,可通过医患之间、患者之间、诊疗器械及空气等途径传播。结果在口腔诊疗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医源性感染不仅给患者带去了痛苦,也使口腔科医生成为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本文探究口腔科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的因素,探讨口腔科诊疗中的医源性感染的常见原因,找出对其进行预防的措施。结论加强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范意识,强化其无菌观念,加强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减少口腔诊疗室的细菌污染,可减少口腔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