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急救处理的心得体会.方法:对2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早期急救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26例抢救成功21例,转院5例,死亡1例;平均清醒时间为3.25h.结论:基层医院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要加强防范、注重演练、及时迅速、合理抢救、精心护理、按需转院,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纤细薯蓣的杀螺效果和毒性。方法采用纤细薯蓣的根粉,设置不同剂量进行钉螺的浸杀和喷洒试验,观察杀螺效果;进行小鼠、家兔和鱼的毒性试验,并观察其对植物的毒性。结果现场80mg/L浸杀,2、3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90.00%和100.00%;50mg/L浸杀,3、7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80.33%和100.00%。80、50g/m^2喷洒30d后,钉螺死亡率分别为61.85%、66.90%;小鼠口服急性毒性LD50为38.4g/kg。对家兔皮肤无刺激。浓度为10mg/L时,3d鱼苗全部死亡。现场施药后植物均无变黄、枯死现象。结论纤细薯蓣根粉有较好的灭螺效果,对哺乳动物和植被毒性较低,但对鱼类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4.
白花蒿素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菊科(Conpositae)植物白花蒿(Arlemisia factiflora Wall.)的花和叶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天然产物,命名为白花蒿素(lactiflorasyne)经光谱(UV,IR,MS,1HNMR,2DNMR,13CNMR)分析以及X-光晶体衍射解析确定其结构如(Ⅰ)所示。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严重烧伤不能进食病人的营养问题,利用猪血蛋白质为原料,将其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与弱硷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再经水解、中和、脱钙等操作,制成了符合上海地方标准的水解蛋白注射液。按照我们的方法,可由新鲜猪血10000毫升制得水解蛋白注射液24000毫升左右,制品经检定PH在6.0左右,蛋白质检查阴性,将制品以3-5秒速度注入小鼠尾静脉0.5毫升无毒性反应可见,过敏试验阴性。其中灰分仅0.02-0.09%,降血压物质也较进口制品为低。在外科10例患者30次应用中,注射后体温变化不超过0.5℃,每分钟脉搏变化不超过12次,无变化7次,呼吸无变化;血压变化在2-5毫米汞柱之间;  相似文献   
6.
白花败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 villosa Juss)的稀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四个成分(A,B,C与D),经光谱分析和衍生物的制备,证明成分C与D系新的环烯醚萜类(iridoids)成分,分别命名为白花败酱醇(villosol,Ⅳ)和白花败酱醇甙(villosolside,Ⅴ),并证明了二者的立体结构。前者为后者的甙元。另外二个(A与B)分别为棕榈酸和齐墩果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在基层医院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住院的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抢救成功46例.死亡或自动出院2例,抢救成功率为95.8%。结论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给予相应治疗是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自菊科(Conpositae)植物白花蒿(Arlemisia factiflora Wall.)的花和叶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天然产物,命名为白花蒿素(lactiflorasyne)经光谱(UV,IR,MS,~1HNMR,~2DNMR,~_(13)CNMR)分析以及X-光晶体衍射解析确定其结构如(Ⅰ)所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