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减知柏地黄汤治疗肾阴虚火旺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高雄激素血症(H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肾阴虚火旺证HA的PCO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和达英组15例。中药组自月经周期第5天起口服加减知柏地黄汤,连服28天;达英组按常规服法(月经周期第5天起,2 mg/天,连服21天后停药7天)。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泌乳素(PRL)、雌二醇(E2)、肝功能(ALT、AST)和痤疮评分、月经周期评分、月经量评分、基础体温(BBT),计算BBT双相率。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T水平显著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达英组治疗后血清L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前后E2、FSH、PR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痤疮评分和月经周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痤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英组月经周期评分较中药组明显降低(P0.01)。两组月经量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药组7例BBT出现双相,基础体温双相率为23.3%(7/31),达英组无双相体温;(4)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LT、AST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知柏地黄汤具有改善肾阴虚火旺证PCOS合并HA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促进患者恢复自发排卵的作用,对肝功能未见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三棱-莪术药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三棱-莪术药对的中药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阈值筛选潜在的活性化合物;通过TCMSP查询活性化合物对应的靶标;运用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预测疾病靶点;利用韦恩图找到活性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疾病-药物-有效成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绘制交集靶点PPI网络;最后借助R软件和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筛选得到三棱-莪术活性成分8个,对应靶点77个,EMT相关靶点1 600个,交集靶点34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三棱-莪术药对可影响1 054个生物学过程、22个细胞组分和65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91条通路,三棱-莪术药对治疗EMT主要与雌激素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三棱-莪术药对治疗EMs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加速康复外科(ERAS)已被证实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包括胃癌在内的多个外科领域,并在临床广泛开展,其应用范围覆盖了术前、术中和术后。目前在胃癌特殊人群中开展ERAS以及某些具体实施策略仍存有争议,胃癌ERAS的临床推广应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专业的临床实践团队来推动ERAS在胃癌领域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滋肾泻火中药治疗肾阴虚火旺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高睾酮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肾阴虚火旺型 PCOS 高睾酮血症患者,予加减知柏地黄汤口服,1剂/d,连服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泌乳素(PRL)、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月经周期、症状、痤疮评分、基础体温(BBT)双相率、卵巢体积、血常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等。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T 和月经周期、中医症状及痤疮评分等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1;P <0.05),46.7%的患者基础体温出现双相,FSH、LH、E2、PRL、FINS、卵巢体积、血常规、肝肾功能与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滋肾泻火中药能有效降低肾阴虚火旺型 PCOS 高睾酮血症,改善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有一定促进患者恢复自发排卵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骨骼形态中关节凹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不同的骨骼形态中关节凹的位置情况。方法 选取两组不同骨骼形态患者,每组60例,对其头颅侧位上关节凹的位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颞下颌关节凹的位置在Ⅱ类骨面型中离颅底最远,偏向后方,在Ⅲ类骨面型中离颅底最近,偏向前方。而高角组患者的关节凹的位置最高,低角组患者最低。结论 颞下颌关节凹的位置可作为判定骨面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邢春华  蔡育兵  丁菲  徐信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13):1271-1274,1287
目的:评价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阳性对照的试验方法,观察组采用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两组用药方案均为每日晚服用一次,每次10 mg,连续用药28 d。疗程结束时以临床症状总积分下降值、临床疗效评估其有效性;以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共有144例患者纳入全分析集(FAS):观察组(n=72)及对照组(n=72),两组病人用药前与用药后4周临床症状总积分下降值分别为(7.60±3.56)、(7.65±3.42)分,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 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7 5);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0.56%,83.33%(P=0.656 6)。两组病人用药后4周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值的非劣效性检验,观察组非劣于对照组。两组间发生一般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16.67%和6.94%、13.89%,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70 5、0.275 0)。结论:富马酸卢帕他定片能够安全、有效控制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联合GEO数据库差异基因分析的方法,探讨金雀异黄素(genistein)治疗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依托TCMSP等8个数据库获得金雀异黄素的靶标基因,并通过Uniport蛋白质数据库进行名称规范;然后,运用GEO数据库获取子宫内膜癌GSE17025数据集,并运用R语言获取其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而,作金雀异黄素靶标基因与子宫内膜癌差异基因的映射集合,再将交集靶点提交至STRING平台获得蛋白互作网络,并采用Cytoscape 3.7.2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重要靶点;最后,对交集靶点进行GO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金雀异黄素作用于70个交集靶点发挥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作用,其中重要靶点有STAT3、BIRC5、MKI67等基因,主要富集在IL-17(IL-17 signaling pathways)、p53(p53 signaling pathway)、TGF-β(TGF-beta signaling pathway)等多条信号通路上。结论金雀异黄素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治疗子宫内膜癌,其可能是通过IL-17、p53、TGF-β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此研究为深入阐释金雀异黄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研究及进一步实验验证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Cureuma longa L的干燥根茎,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作用,临床用于胸胁刺痛、闭经、瘾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在古代姜黄有多种不同炮制方法,如今主要以生用为主。本文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对姜黄炮制历史沿革进行总结,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该院体检的人群749例,其中动脉硬化程度升高者360例,动脉硬化程度正常者389例,年龄18~84岁。评估体检人群的动脉硬化程度,检测并定量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Logistic回归分析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限制性3次样条分析进一步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在未调整模型中,动脉硬化组中的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高于对照组(均P<0.05);充分调整协变量后两组间的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相对变小(P=0.041),而两组间的淀粉样蛋白A水平差异仍然较大(P=0.00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均与动脉硬化风险呈正相关,95%CI分别为3.299(1.575~6.910)、2.798(1.670~4.689)。多重Logistic回归发现未调整协变量的淀粉样蛋白A与动脉硬化风险呈正相关,95%CI为2.191(1.165~4.119),而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风险无关,这种趋势在充分调整协变量后仍然存在。限制性3次样条回归表明随着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动脉硬化风险的变化呈现为类似于"指数"的增长模式。结论淀粉样蛋白A与动脉硬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而C-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可能依赖于淀粉样蛋白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