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组织HBVDNA定量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对HBV感染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抗病毒治疗急待寻找判定效果可靠的方法,HBVDNA检测,特别是血液和肝组织定量检测显得极春重要。不加选择对HBV感染作肝活检时留取小粒肝组织,同时采血作HBVDNA定量检查。急慢性HBV感染病例均示肝组织内HBVDNA检查明显高于血内检出率,同时肝组织HBV含量明显高于血液的含量。肝组织检测HBVDNA可以明显提高HBV感染诊断率,血内HBVDNA阴转时不能说明肝组织内亦已阴转,血内HBVDNA阴转不宜随即停止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重症HBV感染突发肾衰-肝肾综合征,现在仍多认为属功能性,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甚轻或无特殊改变,需要进一步研究。方法近年不加选择收集HBV慢性感染病故患者肝肾组织共85例,供做免疫组化染色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肾组织HE等4种染色,查见肾小管,特别是肾小球多有程度不一的病理形态异常,免疫组化染色HBVM阳性和临床曾有肝肾综合征表现者,病理改变均较明显。结论观察所见提示肝肾综合征可能并非完全是功能性,现在所见的病理形态异常可能是其病理基础,HB-sAg和HBcAg的肾组织内表达,可能是其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ELISA法对126例CHB患者检测血清抗-HAV-IgM,同时应用肝穿刺活检、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技术对重叠与未重叠HAV感染者进行了临床与病理学对比。具有可比性的重叠与未重叠感染者8例、16例1年后做第2次肝穿活检;HBeAg阴性重叠感染者9例做HAV感染急性期、 恢复期血清HBeAg定性、HBV-DNA含量对比。结果发现重叠HAV感染者22例。重叠感染者较未重叠感染者ALT、TBIL增高、PTA降低,但A/G、γ-EP无显著差别;血清HBeAg、肝组织HBcAg阳性率及血清、肝组织HBV-DNA含量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重,但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差别。重叠与未重叠感染者1年前肝脏病变无显著差别,1年后仍无显著差别。HAV感染恢复期血清HBeAg阳性率、HBV-DNA含量高于急性期。提示重叠HAV感染加重CHB肝脏炎症活动度, 但并不加重纤维化程度及加速进展;抑制HBV复制,但并不持久。  相似文献   
4.
自从检测血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含量(HBV-DNA-PCR)应用于临床以来,HBV-DNA是直接反映HBV存在、活动性复制及传染性的可靠性指标[1],现已成为目前观察乙型肝炎发生、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的重要依据。但是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5.
目的 肝性脑病至今仍以血液检查所见的生化代谢异常来解释,因不能圆满解释全面情况,需进一步探讨。方法 不加选择收集70例肝硬变死亡者脑组织,分别作HE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病理改变和HBsAg、HBeAg表达。结果 在70例脑组织标本内免疫组化染色HBsAg、HBeAg阳性者计30例,阳性率42.3%,临床上有肝性脑病表现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表现者,脑组织病理改变较明显者,阳性率亦明显高于较轻者。结论 肝硬变脑组织内出现HBsAg和HBeAg表达,而且阳性率与脑组织病理改变和是否出现临床表现密切相关,提示HBV侵及脑组织,导致病理形态改变可能是肝性脑病的病理基础,生化代谢异常可能仅是肝衰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九十年代初起不加选择收集肝硬变死亡者肝、脑组织,对照临床表现和血液检查,探讨肝性脑病(HE)的病理基础,共观察7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7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符合肝硬变诊断,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均可见典型肝硬变的病理特点。男51例,女19例,年龄7岁~71岁,平均48.7岁。临床显示HE,死于肝衰者41例,  相似文献   
7.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炎病毒的混合感染,常可出现病毒间的干扰现象。庚型肝炎病毒(HGV)是1995年底Simons等、Linnen等首先报道的一种与人类肝炎相关的RNA病毒,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资料业已表明,HG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混合感染的现象是十分常见的。然而混合感染时HGV对HBV复制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重症HBV急、慢性感染时,出现肾功能衰竭,一直被认为属功能性,而器质性病理形态改变不明显,需进一步探讨。方法20世纪90年代起随机收集慢性乙肝、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病死者肝、肾组织作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计85例。结果85例肾组织病理切片镜检均见有轻重不等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染色HBsAg和HBcAg阳性者高达75.3%。结论HBV慢性感染时,HBV可在肾组织内表达,同时肾组织亦存在轻重不等的病理形态改变,这可能是HBV感染者肾功能衰竭的基础,单纯功能性损害的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庚型肝炎与HGV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庚型肝炎病原学19950411,在美国TheNewYourTimes上发表了关于GB肝炎的报道.通过近年来对GB组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它与丙型肝炎病毒(HCV)不同,经鉴定属于似黄热病毒(flavivirus),为单股正链RNA病毒.GB组肝...  相似文献   
10.
混合庚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 ,庚型肝炎病毒 (HGV )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混合感染的现象常见。然而混合HGV感染对HBV复制影响的研究 ,报道较少。我们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对 2 2 3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血清进行了HGVRNA检测 ,并采用定性、定量PCR技术、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技术等对HGVRNA阳性与阴性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 2 3例CHB均为 1997~ 1999年间收治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 16 9例 ,女 5 4例 ,平均年龄 33.3岁 ,其中HGVRNA阳性患者 37例、阴性患者 186例 ,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