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chronic asymptomatic HBsAgcarrier,CASC)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的分析,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CASC血清中的TBA、CHE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TBA、CHE结果。结果在156例CASC的试验组中,TBA为(19.87±7.34)μmol/L,CHE为(4.12±1.88)kU/L;对照组TBA为(6.05±3.34)μmol/L,CHE为(10.29±1.26)kU/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TBA高于正常参考值者47例,占30.8%;CHE低于正常参考值者25例,占16.0%。结论CASC应定期作包括TBA、CHE等多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并进行综合分析、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通过微生物学的监测手段可及时发现传染源及其传播途径,以便尽快地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宫颈/阴道细胞病理学诊断宫颈癌的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丽  徐传和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5):5096-5096
本研究通过对宫颈/阴道细胞病理学检查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我国北方妇女妇科病变及宫颈癌的不同分型和年龄变化,为妇科病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资料来源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A段)和2002年1月~2007年12月(B段)两个时  相似文献   
4.
5.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探讨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在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989例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989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683例,感染率为69.1%,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以及解脲脲支原体 人支原体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5.1%、2.2%和11.8%,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最高的是多西环素94.1%,其次为阿奇霉素88.7%、交沙霉素86.1%、米诺环素84.9%、克拉霉素81.9%。结论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69.1%,主要由解脲脲支原体引起,占79.8%,应首选多西环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经费来源渠道不断增加。除财政资金外,其他经费均需学校筹集。部分高校根据国家政策,制定了适合本校特点的收入分配、预算管理等经济政策,增加学校财力。文章就高等医药院校制定其经济政策中的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ne heart failure,CHF)是当前影响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及早诊断和治疗,对改善CHF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研究[1-3]发现:B型钠尿肽(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CHF有密切关系,因而,BNP成为当前国际上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观察了CHF患者BNP  相似文献   
8.
正2005年国家卫生部公布,在全国27种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梅毒发病人数仅次于肺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性痢疾以及淋病而高居第5位(早在2002年为第7位)。梅毒的诊断依据主要是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清学检查(检测抗体)、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推广TBS描述性诊断方法在临床的应用,及在诊断女性生殖道非肿瘤性疾病及早期宫颈癌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巴氏染色法染色,采用TBS描述性诊断方法进行报告。结果:8 136人次宫颈/阴道涂片除有129人次取材不满意,TBS无法诊断外,其余8 007人次均采用TBS描述性诊断方法进行报告,结果在正常范围1 808人次,占22.6%;感染1 628人次,占20.3%;反应性细胞改变3 469人次,占43.3%;鳞状上皮细胞异常816人次,占10.2%;鳞状上皮细胞癌86人次,占1.1%;腺上皮细胞异常180人次,占2.2%;腺癌19人次,占0.2%;肉瘤1人次,占0.01%。结论:TBS描述性诊断方法报告的内容丰富,能为临床提供引起上皮细胞变化的具体原因和依据,给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更便于国内、国际间的交流,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的跟踪随访,达到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并且达到治愈,更大幅度地降低女性宫颈癌的死亡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Al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lc,GHbAlc)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己糖激酶法分别测定GHbAlc和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的含量。结果治疗前FBG和GHbA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的FBG和GHbAlc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1)。结论GH—bAlc值可以判断近2个月血糖波动情况,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