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9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医患双方引发纠纷产生的原因和诱因,使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更有针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43起纠纷投诉.结果 41起无明显过失,进行院内调解,2起进入鉴定和司法程序解决.结论 在43起纠纷投诉中,有20起护患纠纷,均可避免发生.  相似文献   
3.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与操作规程等,造成护理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导致患者伤残等不良后果和纠纷。护理缺陷包括护理事故和差错,护理差错包括严重差错和一般差错。一般差错是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或技术原因发生的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的差错。任何差错都会影响治疗工作的进行或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不良后果。因此加强护理缺陷管理,防止护理差错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现将我科2001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发生的67例一般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微量注射泵是将小剂量药液持续、均匀定量输入人体静脉的注射装置.微量注射泵的使用作为一种新技术在临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提高疗效、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我院采用普通一次性输液管改良自制,代替一次性微量注射泵延长管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从情志、饮食、运动、基本卫生保健、用药等方面进行自我护理指导,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跟踪回访.结果 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出院后病情能平稳控制,减少反复住院,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自我护理是糖尿病长期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自我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促进康复,是维持生命和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特殊静脉输液质量的方法。方法:将112例老年特殊静脉输液患者按自身对照法分为试验组56例,对照组56例,试验组采用改良固定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复穿率及护患接受程度。结果:常规固定法复穿率28.6%,改良固定法复穿率8.1%,患者组对改良固定法接受率100%,护士组接受率98%。结论:老年特殊静脉输液改良固定法方法简便、复穿率低,取材方便,降低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护士劳动强度,提高静脉输液质量。  相似文献   
7.
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医院成立质量控制委员会,各病区设立相应的质控护士,实现护理质量管理"人人参与"的平面网络与"护理部—护士长—护理骨干"的纵向三级质控网络管理模式,环环相扣、层层把关,保证了护理质量的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8.
四黄乙醇膏预防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便、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既减轻病人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在大手术抢救过程中能随意调节滴速,又可在规定时间达到补液要求,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实际上留置针引起的问题值得思考。为此,2001年8月-2004年3月,我科采取穿刺部位血管近心端外敷四黄膏的方法保护血管,延长留管时间,预防静脉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报告一例青霉素过敏致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主要内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反应及并发症;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宣教,增强患者的治愈信心;积极实施全身营养支持疗法,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认真做好皮肤黏膜和基础护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经过20天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顺利出院,未遗留任何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阶梯方案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1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阶梯方案治疗痔瘘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分析186例痔瘘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原因,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个体差异,分别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热敷下腹部、穴位按摩、针灸等排尿方法。结果:本组186例患者,其中,178例经实施阶梯方案治疗后均自行排尿,8例无效行导尿术,总有效率为95.70%。结论:中西医结合阶梯方案协助排尿,既能及时解除痔瘘患者术后尿潴留症状,减少不必要的导尿操作,减轻患者痛苦,又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