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机制调控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异位子宫内膜细胞按1×105/1×105比例接种于Transwell共培养板上下室,建立上下双层细胞非接触共培养体系,设1×105单独培养异位子宫内膜细胞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①MTT法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且具有时间依赖性(P〈0.05)。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凋亡:实验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由G1期进入S期细胞减少。③RT-PCR法检测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mRNA的表达: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旁分泌机制抑制人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可能是通过提高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基因表达来达到的。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行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162例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0例列为研究组,开腹手术治疗的82例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围手术期静脉使用抗生素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研究组明显短于对照组。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的比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异位妊娠伴失血性休克的治疗,采用熟练的腹腔镜操作及配套的麻醉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 mellitus,GDM)新生儿血糖的变化.方法本院产检孕妇妊娠期糖尿病2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产科检查正常孕妇28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新生儿血糖值,观察两组病例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检测组较对照组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P=0.001.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出生后应常规检测血糖值,以便及早发现新生儿低血糖,提早喂养糖水,减少新生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年轻妇女子宫切除病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切除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109例年龄35岁以下的子宫切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年龄超过35岁的2 767例子宫切除病例为对照组,手术指征及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子宫切除病例中,年龄35岁以下者占3.76%;良性病变手术指征占63.3%;35岁以下组子宫腺肌症及子宫内膜异位症、产科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恶性病变中,35岁以下组绒毛膜癌、子宫颈癌及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①子宫腺肌症及内膜异位症已成为严重影响年轻妇女生活质量的疾患之一;②子宫切除术是年轻妇女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妊娠合并烧伤可引起流产、死产,也可引发早产且新生儿病死率较高[1].烧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可使胎盘功能发生一系列改变,其中胞间黏附分子1( ICAM-1)在炎症与胎盘功能改变中起重要介导作用.本研究探讨ICAM-1在妊娠合并烧伤大鼠病理生理变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监测血清与胎盘组织中ICAM-1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胎盘功能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主要试剂与仪器总RNA提取试剂盒、反转录试剂盒购自美国Promega公司,血清ICAM-1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D Systems Inc公司.5804R型冷冻台式离心机购自德国Eppendorf公司,PTC-200型PCR仪购自美国MJ Research公司,DU-6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购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UVP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购自英国EEC公司,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购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培养上清液对肝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BMSC治疗肝纤维化的旁分泌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细胞分离相结合提取BMSC。培养48h的BMSC细胞培养上清液按BMSC不同处理(培养)时间和含量两种方法建组。不同处理时间建组:取培养48hBMSC上清液处理肝细胞(完全培养),分为处理24h、48h、72h组,对照组为1640培养基处理24h的肝细胞。不同含量BMSC建组:实验1组为完全BMSC培养上清液(含肝细胞的6孔板中每孔加入BMSC上清液2ml)处理肝细胞;实验2组为部分BMSC培养上清液(每孔加BMSC上清液1ml+1640培养基1ml)处理肝细胞;对照组为完全细胞培养基(每孔加1640培养基2ml)处理肝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BMSC旁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情况及培养时间对其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观察肝细胞细胞分期和检测凋亡细胞数;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样本上清液中白蛋白的表达。结果 BMSC分泌HGF,其含量变化具有时间依赖性。加入BMSC培养上清液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中的培养上清液可以明显促进肝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处理72h>处理48h>处理24h,均为P<0.05);实验组(1组、2组)的白蛋白分泌较对照组上调,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白蛋白含量增加。结论 BMSC有可能通过分泌HGF促进肝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促进白蛋白分泌,从而抑制肝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产检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kg/m2)分为:正常体重组(BMI 18.5~24.9)、超重组(BMI 25.0~29.9)、肥胖组(BMI≥30)。使用饮食控制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观察其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 60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BMI正常体重241例(占39.90%),超重211例(占34.93%),肥胖152例(占25.17%)。超重与肥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辅助生育技术后妊娠,高龄产妇,巨大儿与急诊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组胎膜早破与子痫前期发生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超重组及正常组;肥胖组顺产率显著低于正常组,肥胖组早产胎膜早破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妊娠前肥胖和超重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加强健康教育,适度控制孕前体重,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妊娠早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的221例IVF-ET术后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孕周分为早产组和足月分娩组,用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与早产有关的因素.[结果]优势比(OR)大于1的相关因素有:宫内感染(OR=42.334)、双胎妊娠(OR=20.536)、妊娠期糖耐量异常(OR=3.823)、胎膜早破(OR=2.284)、中重度妊高征(OR=1.664)、盆腔粘连(OR=1.367).[结论]感染和双胎妊娠是导致IVF-ET术后妊娠早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细胞黏附分子E-选择素(E-selectin)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与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胎盘功能的关系。方法: 妊娠7 d大鼠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妊娠组、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 h、4 h、8 h、12 h、24 h组(每组10例)。酶显色法测定血清脂肪酶水平,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E-selectin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胎盘组织E-selectin的 mRNA及蛋白表达。E-selectin水平与胰腺损伤评分、胎盘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妊娠大鼠血清与胎盘组织内E-selectin呈低水平表达。妊娠合并胰腺炎12 h与24 h组血清E-selectin水平显著升高(P<0.05),胎盘组织E-selectin的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 E-selectin 的升高与胰腺损伤程度(r=0.908)、胎盘功能损伤程度(r=0.803)呈正相关。 结论: 血清E-selectin的升高与胎盘组织损害相关;E-selectin可能参与了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胎盘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