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以更好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广州市脑科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病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实验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其PANSS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例患者共发生14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对老年痴呆患者学习记忆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老年痴呆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应用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BI)、事件相关电位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定向力、记忆力、计算能力、回忆能力、学习能力评分及BI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Fz区、C3区、C4区潜伏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Pz区、C3区、C4区波幅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13.64%、11.36%(P0.05)。结论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学习记忆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且Fz、C3、C4区潜伏期缩短与Pz、C3、C4区波幅升高更明显,更利于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徐世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28-129
目的对比分析奥氮平与氯氮平用于老年痴呆精神症状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我院接收的100例老年痴呆伴有精神症状的病例,将其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每组各50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奥氮平组的有效率为82%,氯氮平组的有效率为80%,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的PANSS量表的评分均明显减少,但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ESS量表不良反应对比分析显示,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氯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精神症状具有疗效确切、用药量小、耐受性等诸优点,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所以更适应治疗老年患者,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患者胰岛素抵抗、血清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皮质醇的变化。方法对34例SAD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皮质醇进行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并进行组间对比研究。其中SAD组根据痴呆临床评定量表(CDR)得分进一步分轻度、中度、重度痴呆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胰岛素、皮质醇浓度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各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轻度痴呆患者TC、TG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痴呆组(P〈0.05),中度痴呆组TG和重度痴呆组T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部分散发性AD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可能无显著性改变,随痴呆程度的加重,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有降低趋势,提示中重度SAD痴呆患者特别需要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奎硫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奎硫平组58例,剂量25~400mg/d,平均(137±80)mg/d,奋乃静组53例,剂量2~20mg/d,平均(4.8±1.4)mg/d,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4、8、12周末应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BEHAVE-AD评分显著下降(P<0.01),两组病人之间治疗前后BEHANE-AD的减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奋乃静组85%有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高于奎硫平组的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奎硫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确切,奎硫平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广州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因素。方法选取100例自杀行为青少年为观察组,选100例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青少年家庭结构、家庭教育方式、自身人格特征等指标。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其自杀行为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青少年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攻击性人格及冲动性人格量表分值均高于对照组高;单亲家庭或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学校无健康心理教育课、抑郁或焦虑、冲动或攻击性人格、负面事件、消极应对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独立危险因素,P 均<0.05。结论家长及学校应正确引导青少年处事方式,积极面对生活,打消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86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均无痴呆家族史,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004)划分为无或有代谢综合征两组进行对照,检测血脂、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等,采用基础状态法评定胰岛素抵抗性,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应用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PI)评定精神行为症状,并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最少见的精神行为症状均为情感高涨或欣快,有代谢综合征组最常见的症状为易激惹(92.3%),对照组为异常运动行为(78.5%).有代谢综合征患者组激越和易激惹症状显著多于无代谢综合征组(P<0.1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NPI得分显著相关的有年龄、收缩压和低密度脂蛋白(P<0.15).两组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代谢综合征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表现有影响,特别是高龄、高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暂未发现胰岛素抵抗与NPI评分的精神行为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轻度抑郁伴失眠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的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惠爱医院收治的抑郁伴失眠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为患者单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使用帕罗西汀+小剂量奥氮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降低/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生命质量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对轻度抑郁伴失眠的患者,给予患者应用帕罗西汀结合小剂量的奥氮平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及失眠症状,并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收益和风险,优化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各3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进行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3.33%,P>0.05;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的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量表总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头痛、口干、血压降低、失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阿立哌唑组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闭经溢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立哌唑起效速度、安全性、依从性明显优于利培酮,尤其能明显降低现锥体外系反应、体质量增加、闭经溢乳的副反应,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的首诊状况与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就诊的115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制躯体症状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1)115例青少年抑郁患者中初次发病就到精神专科就诊者33例(28.70%),其他82例(71.30%)均为到非精神科就诊;(2)82例在非精神专科就诊患者主要被误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头痛;(3)所有患者就诊时均有躯体不适的突出主诉,11例(9.57%)患者伴有≤11个躯体症状,104例(90.43%)患者伴有>11个躯体症状。结论:青少年抑郁症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多数患者在综合医院的非精神科首诊,误诊、漏诊率较高,临床医师应加强及提高对抑郁症的躯体症状特征的认识,及时采取合理科学的处理,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识别率、诊断率、治疗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