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药学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彭苑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386-387
目的分析探讨根管治疗术后发生疼痛的原因。方法采用标准化的治疗程序对500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牙齿部位、术前疼痛症状、术后过度充填与否与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年龄分布在41~50岁最多,年龄51~60岁与大于60岁者最少,各组间术后疼痛反应的发生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异(P<0.05)。疼痛反应最易在下颌磨牙组(50.00%)出现,不同牙位分布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性别与疼痛反应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自发疼痛60颗中有3颗(5.00%)发生疼痛反应,有术前敲诊痛50颗中有6颗(12.00%)发生疼痛反应,术前疼痛症状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过度填充36颗出现疼痛反应3颗,无过度填充者569颗出现疼痛反应9颗。过度封填与术后疼痛的发生关联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后发生疼痛与患者年龄、牙齿部位、术前疼痛症状、术后过度充填与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何种方法治疗前牙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更有效。方法将208例共228颗患牙分为二组;一次性根管充填组,常规根管治疗组,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一次性根管充填的成功率与临床常规方法治疗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别。结论从两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分析,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更经济方便,优点在于减少复诊次数,缩短了疗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彭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40-141
目的比较不同材料料修复牙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对我科门诊的150例楔状缺损患者分别采用玻璃离子材料、光固化树脂材料和光固化复合体材料进行修复,并分别于1年后和2年后进行复查,比较三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1年后光固化树脂组和玻璃离子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固化复合体组的成功率与前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年后结果显示,光固化树脂组的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光固化复合体组的成功率高于前二者(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体的修复成功率明显优于玻璃离子材料和光固化树脂,是较为理想的楔状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