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心率变异(HRV)是判定糖尿病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病变损害的准确的敏感性指标,也是预测其高危患者预后的一项无创性独立指标。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可能超过血糖绝对水平[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变异有密切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HRV)对高血压伴非持续室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原发性高血压伴非持续室速患者75例为室速组,选正常体检者52名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全部进行24hHolter记录分析,对两组的HRT、HRV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室速组与对照组比T0值明显增高(P〈0.01),TS值、HRVI值均明显减低(P〈0.01),室速组的T0、TS及HRVI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O、TS灵敏度和特异度都高于HRVI,而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也均高于HRVI,其中TS灵敏度和特异度又高于TO,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T减弱或消失,尤其是TS值减低是一项比HRV更强、更精确的预测高血压高危患者猝死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刘亮  白梅  彭瑞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0):1215-1216
<正>心律震荡(HRT)和心率变异(HRV)作为无创性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反映患者内源性和外源性自主神经功能的状态,还对预测心血管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旨在用2种方法对高血压伴室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风暴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12导心电图aVR法预测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超声心动图(UCG)所测的LVEF对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近10年来心肌梗死患者14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7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QMI)66例,并与81名正常人为对照组。计算12导心电图aVR导联电压之和,据公式LVEF=β1aVR+β2age(β1=2.264,β2=0.645)求出LVEF,并与UCG所测的LVEF对照。结果对照组两种方法均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一致性范围较窄。AMI组、QMI组两种方法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一致性范围相对较宽,但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心导管法与UCG法对照的误差。结论用12导心电图aVR法预测LVEF是较UCG法更加经济、简便、快捷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率震荡(HRT)及心率变异(HRV)对高血压伴非持续室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原发性高血压伴非持续室速患者75例为室速组,选正常体检者52名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全部进行24hHolter记录分析,对两组的HRT、HRV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室速组与对照组比TO值明显增高(P0.01),TS值、HRVI值均明显减低(P0.01),室速组的TO、TS及HRVI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O、TS灵敏度和特异度都高于HRVI,而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也均高于HRVI,其中TS灵敏度和特异度又高于TO,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RT减弱或消失,尤其是TS值减低是一项比HRV更强、更精确的预测高血压高危患者猝死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心率减速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探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随机选取正常人150例,根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56例,年龄30~49岁,B组54例,年龄50~69岁,C组40例,年龄≥70岁。全部做24h动态心电图监测,采集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心率变异的低频(LF)、高频(HF)、总体标准差(SDNN)、静息心率(RHR)、平均心率(AHR)、夜间心率(NH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69岁组与30~49岁组比:DC、AC、LF、HF、SDNN均值均减低。≥70岁组与50~69岁组比:DC、AC、LF、HF、SDNN均值显著减低。≥70岁组与50~69岁组比较:RHR、AHR均值减低。男女性别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人随着年龄的增高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张力逐渐下降,心率逐渐减低,以静息心率和平均心率减低更为明显,男女性别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福建省市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档案调查法,对全省市级疾控机构人员编制、学历和技术职称等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市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总体不足,人员能力有待提高。结论 政府必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立人力资源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人员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与补充,以提高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8.
儿童全身挤压伤致明显眼部表现11例报告彭瑞华王晋昌徐成作者单位:261021山东潍坊市立医院眼科儿童全身挤压伤较少见,由此引起的眼部损伤少有报道。最近,我市某小学课间操时,二、三年级4个班的小学生拥下楼梯,一人摔倒后,众多学生摞压在一起,导致全身特别...  相似文献   
9.
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作用的破坏都与猝死的各种基质和触发因素直接相关[1].心率增加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的上升密切相关[2].静息心率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较快的静息心率伴随较高的血压.静息心率增加可能是高血压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3].本文用心率变异定量分析高血压患者的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以探讨高血压患者发生、发展及死亡等各个过程中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静息心率(RHR)、平均心率(AHR)、夜间心率(NHR)的变化规律,为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杓型心率、非杓型心率患者心率变异与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其预后,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预警指标。方法随机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5例,以心源性死亡为终点,进行0.5~4年的追踪随访。按心率/血压昼间均值-夜间均值/昼间均值≥10%者定为杓型心率/血压,<10%者定为非杓型心率/血压。分杓型心率组116例,非杓型心率组69例,全部做24 h动态心电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采集静息心率(RHR)、平均心率(AHR)、昼间心率(DHR)、夜间心率(NHR),心率变异的定量指标低频(LF)、高频(HF)和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者杓型心率者以杓型血压为主(62.93%),非杓型心率者以非杓型血压为主(86.96%),且静息心率和夜间心率显著加快(P<0.001),非杓型心率者死亡人数是杓型心率的4倍,非杓型心率者较杓型心率者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显著减低(P<0.0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心率和血压昼夜节律同步消失者HRV、DC显著减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