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血清LXA4、G17及SF联合检测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到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选取同期120例良性胃病患者作为良性胃病组,选取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血清LXA4、G17及SF水平,三项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学结果.结果 胃癌组和良性胃病组患者血清LXA4、G17、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患者血清LXA4、G17、SF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胃病组(P<0.05).早期胃癌组患者血清LXA4、G17、SF水平显著低于进展期胃癌组(P<0.05).在单项检测中,SF的灵敏度最高,LXA4的特异性最高(P<0.05).在单项及联合检测中,LXA4+G17+SF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P<0.05).结论血清LXA4、G17及SF联合检测有利于胃癌的早期检测及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廷勇 《四川医学》2008,29(7):869-870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意义.方法 对168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一般资料、诱发因素、胃镜表现,伴发基础病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发生原因.结果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最多,占61.90%,肿瘤居第2位.占20.23%,诱发因素多为药物,占41.67%.多伴发各种慢性痰病,占72.02%.结论 由于老年人生理上的特殊性,常伴发多种慢性痰病.以及药物因素的影响使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增加.病死率明显增高.因此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要真正做到防重于治,防治结合,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阳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曲美布汀0.2g tid,蒙脱石3g tid,饭前30min服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汤,每日1剂,并予以中药腹部穴位贴敷疗法,每天1次,7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停止穴位贴敷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阳健脾法治疗腹泻型IBS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腹泻、腹痛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彭廷勇  黎华 《四川医学》2002,23(1):49-50
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动物源性病。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避免误诊漏诊 ,探讨诊治方法 ,本文收集从 1995~ 2 0 0 0年间我院收治的147例钩体病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0 0例 ,女 4 7例 ,男女之比为 2 .13∶ 1,发病年龄 12~ 5 9岁 ,其中 12~ 18岁 5例 ,占3.4 0 % ;18~ 5 0岁 139例 ,占 94 .5 6% ;>5 0岁 3例 ,占 2 .0 4 %。职业分布 :农民 142例 ,占 96.60 % ;中小学生 4例 ,占 2 .72 % ;其他 1例 ,占 0 .68%。1.2 流行病学资料 :据左桂芳报道 [1] ,本市鼠密度一般在 14.80 %以上 ,其中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依托必利联合帕罗西汀与单纯依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依托必利50 mg 3次/d,餐前30 min口服,帕罗西汀20 mg 1次/d晨服。对照组用依托必利50 mg 3次/d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FD较单用依托必利治疗疗效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增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的认识,进一步宣传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并将感染控制技能深人临床实践工作中。方法2013年4月策划了以手卫生、职业防护、医疗垃圾处理、正确送检和合理用药为主要内容的“全院协作、共控院感”的医院感染控制活动周(院感周)活动。活动通过舞蹈、讲座、知识竞赛以及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后下发585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5份,并利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手卫生观察表连续4个月对临床科室进行手卫生观察,以此追踪活动的效果评价。结果555份问卷显示,527人(94.95%)认为此次院感周活动有意义,554人(99.83%征确掌握七步洗手法,550人(99.13%滇正理解洗手时机,483人(87.11%)知晓医疗垃圾分类知识,423人(76.20%)掌握职业暴露的正确处理流程;每月观察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340个时机,依从性从3月份的52.94%上升到6月份的75.88%,正确率从65.55%上升到87.21%。结论开展院感周活动后,医务人员从感控零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讨论年龄、性别因素与胃癌的发病和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86例胃癌患者的手术后病理学资料,比较分析不同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1-60岁为高峰年龄段,40岁以下女性发病多于男性,40岁以上则相反。40岁以下胃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大多为分化较差的低分化腺癌或者印戒细胞癌(63%-89%),40岁以上的患者中分化腺癌的比例逐渐增高,男性尤其明显;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是各年龄段女性胃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结论:不同性别、年龄组胃癌患者具有不同的发病状况和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壶腹周围癌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35例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为消化性溃疡8例,胆道感染、胆结石7例,药物性肝损伤、功能性消化不良各5例,慢性胃炎4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急性胰腺炎各2例。经B超、CT、胰胆管成像(MRCP)明确诊断19例,手术确诊9例,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6例,经超声内镜(EUS)下的细针穿刺活检诊断1例。结论 B超、螺旋CT、MRCP检查和肿瘤相关指标检测可提高壶腹周围癌的诊断率,必要时行ERCP及刷片、EUS下的细针穿刺活检或剖腹探查,早期诊断可改善壶腹周围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百乐眠胶囊对震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地震重灾区FD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分散片(一次5mg,3次/d),治疗组在莫沙比利分散片的基础上加用百乐眠胶囊(一次1.08g,2次/d,早晚各服用一次),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嗳气、恶心、腹胀、腹痛、早饱等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百乐眠胶囊能明显改善震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结肠病与肝功能分级、食管静脉曲张、下消化道出血的关系以及内镜下特征,为诊治该类疾病提供一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并对其并发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结肠病进行分析。结果: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肝硬化门脉高压性结肠病发生率54.2%。随着肝硬化门脉高压病程的延长,其门脉高压性结肠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下消化道出血的机会也明显增加;而门脉高压性结肠病的发生与肝功能分级无关。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常出现门脉高压性结肠病。门脉高压性结肠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