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8 h1次,共14 d.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分别进行头颅CT低密度恢复程度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头颅CT低密度恢复程度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法舒地尔有助于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排及16排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 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 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联合多家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应用16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10 969例次,分别采集患者头部扫描成像、检查时间、人工成本(人员累计耗时),以及辐射剂量值: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另外随机选择同期60例次64排大型CT检测值作为对比。 结果(1)成像分析:8排移动CT头部扫描90 059例次,其中急诊室82 843例次(91.99%)、ICU 7090例次(7.87%)、手术室126例次(0.14%)。16排移动CT头部扫描10 959例次,其中急诊室8601例次(78.41%)、ICU 879例次(8.01%)、手术室31例次(0.28%)、车/船/机载头部扫描1458例次(13.29%)。2组成像质量基本相同,与8排移动CT组相比较,16排移动CT安装有精密导轨控制扫描和减振器,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具有平扫+增强、脑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CTP)等多种成像功能。(2)扫描时间与辐射剂量:16排、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的扫描时间、人工成本、辐射剂量(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6排移动CT成像质量优良,扫描速度快耗时少、人工成本低、辐射剂量低,具有平扫、增强及CTA、CTP多种成像功能。  相似文献   
3.
彭兆龙 《现代保健》2010,(25):90-91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56例CSDH患者经改良式双孔前后引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该术式治疗的156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出现并发症少,其中1例不同部位脑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8例不同程度颅内积气积液患者经引流管对口冲洗引流后自然吸收痊愈.结论 改良式双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CSDH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发生脑积水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01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外科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6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统计术后脑积水发生情况并分组,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询问患者基线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5.
彭兆龙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133-134
目的探讨合并硬膜下血肿的Hunt-Hess高分级破裂脑动脉瘤的急性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l2月30例合并硬膜下血肿的Hunt-Hess高分级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急性期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Ⅳ级19例,Ⅴ级11例。结果随访2个月~4年,本组患者生存率为80%;恢复良好者12例,其中HuntⅣ级10例,Ⅴ级2例,占40%;余预后不佳。结论对合并硬膜下血肿的Hunt-HessⅣ级破裂动脉瘤应积极提倡急性期手术,而对于合并硬膜下血肿的Hunt-HessⅤ级患者根据家属意愿及出血时间长短也可考虑急性期手术。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8—2011年对脑室出血合并急性脑积水病人分别行经皮下潜行放置引流管及常规放置引流管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表明皮下潜行放置引流管与常规放置引流管相比,能明显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形成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选择34例脑外伤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现象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决定是否再次手术治疗。结果34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3例拒绝再次手术,10例药物保守治疗,6个月后随访15例恢复良好,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死亡。结论脑外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硬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或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致不同类型的血肿,但术后颅内压及血管内外压力骤变、凝血功能异常、脑血管麻痹及医源性操作是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幕上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救治成功率.方法 采取去骨瓣减压术联合小脑幕切开术对60例幕上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小脑幕切迹疝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60例患者,死亡9例与既往病例相比该方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结论去骨瓣减压术联合小脑幕切开术对大面积脑梗死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总结86例重症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 本组8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治愈42例,好转16例,植物生存12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4例,无1例因肺部并发症死亡.结论 正确的护理方法可减少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提高原发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重症神经系统疾病,常伴有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已常规应用于对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与维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率、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医疗资源消耗大,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做好护理工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