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FDG) PET/CT纹理分析在肺癌与肺结核的高代谢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增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且结果表现为高代谢[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2.5]的108例S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8例、女性40例,年龄35~72岁,中位年龄50岁;肺结核患者45例(肺结核组)、肺癌患者63例(肺癌组)。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分析所有患者18F-FDG PET/CT图像SPN的良恶性(主观定性诊断),并计算错判率、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MaZda纹理分析软件分别对CT和PET图像中的SPN横断面最大层面及相邻上下两层图像手动勾画ROI并提取纹理特征参数。分别采用Fisher系数、分类错误概率+平均相关系数、交互信息以及三者联合的方法(FPM)筛选具有鉴别意义的纹理特征。对筛选出的纹理特征进行原始数据、主成分、线性分类和非线性分类的分析,对SPN的良恶性进行鉴别,以错判率评价其鉴别效能。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错判率最低的各纹理特征参数分别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筛选最具鉴别意义的前3位纹理特征。 结果 肺癌组与肺结核组患者在年龄[54(42~72)岁对47(35~64)岁]、SUVmax[(9.51±4.65)对(5.35±2.89)]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0、2.520,均P<0.05);在性别、SPN长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70,t=0.675,均P>0.05)。主观定性诊断高代谢SPN良恶性的错判率为26.9%(29/108)、灵敏度为93.7%(59/63)、特异度为35.9%(14/39)。基于SUVmax的ROC曲线分析,SUVmax临界值为5.3时错判率为25.0%(27/108),其与主观定性诊断的错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6,P>0.05)。CT和PET图像基于FPM联合非线性分类分析诊断的错判率最低,分别为8.33%和1.85%,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4,P<0.05);其与主观定性诊断和基于SUVmax的ROC曲线分析比较,错判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0、27.457,均P<0.05)。最具鉴别意义的前3位纹理特征分别为灰度游程矩阵中的垂直方向长行程补偿、灰度游程矩阵中的135°方向长行程补偿和灰度共生矩阵中的逆差距。 结论 MaZda纹理分析鉴别高代谢SPN良恶性的诊断效能较主观诊断高,在肺癌与肺结核的高代谢SPN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增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和验证与人脑胶质瘤相关的黑色素瘤抗原基因(Melanoma associated antigen genes,MAGE)家族成员.方法 利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筛选显著差异表达且预后相关的MAGE基因,进而通过LinkedOmics、STRING、GO和KEGG等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期18F-FDG PET/CT原发灶影像组学特征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NSCLC并明确有无淋巴结转移的101例患者的术前双期18F-FDG PET图像,自动勾画并提取原发灶常规及延迟显像影像组学特征各117个。按常规显像模式(a)、延迟显像模式(b)及常规+延迟显像模式(c)分别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采用t检验与LASSO回归筛选最优子集模型,建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Delong检验不同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差异。结果 常规+延迟显像模式(c)影像组学模型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最优,其灵敏度、特异度、AUC、训练组预测准确率、测试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8.06%、94.12%、0.967、92.86%和80.65%,高于常规显像模式(a)的86.57%、79.41%、0.882、80.00%和70.97%和延迟显像模式(b)的80.60%、88.24%、0.872、85.71%和70.97%(a vs.b Z=0.202,P=0.839 9;...  相似文献   
4.
刘杲  伊争伟  张鹏博 《安徽医学》2019,40(6):683-685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HF)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心肌损伤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咸阳市中心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90例顽固性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托伐普坦治疗)与观察组(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每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物(TAS)、过氧化脂质(LPO)、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MDA、LPO降低幅度、TAS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c Tn T、NT-pro BNP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LVEF、SV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6例(13. 33%)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11. 11%)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104,P=0. 747)。结论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可明显减轻顽固性HF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有效改善心肌损伤和心功能,药物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急诊高血压脑出血1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高血压脑出血(HCHL)患者有效的救治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50例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结果:150例HCH患者中5例院前抢救无效死亡。145例存活患者中113例住院行内科保守治疗,32例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经内科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52例,留有残疾66例,死亡27例,治愈率为35.9%,存活率为81.4%。结论:加强急诊抢救是提高HCH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的重要环节,积极完善的内科治疗和早期合理的手术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穴位透刺治疗偏头痛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 ,中医又称偏头风 ,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病之一 ,截至目前尚未有理想的根治药物。笔者于20 0 0年初以来运用穴位透刺为主治疗偏头痛 90例 ,对其远期疗效及其发作期的即刻效果进行观察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0例中男 35例 ,女 5 5例 ,年龄 2 0~ 71岁 ,平均年龄 5 0 .2岁 ;病程 3月~ 4 5年 ,平均 15 .6年。全部病例均符合偏头痛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经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 ,均为急性发作期患者 ,均曾服用去痛片或氨酚待因片或麦角胺咖啡因等药物 ,疗效不满意。2 治疗方法取穴颌厌、悬颅、丝竹空、率谷配风池。选用 6 0~ 7…  相似文献   
7.
目的 联合检测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肺腺癌循环肿瘤细胞阳性)和CD133基因(肺癌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探讨二者在评估肺腺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昆明总医院心胸外科和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的178例未化疗的肺腺癌手术患者,中位年龄59岁,其中男性78例,女性100例.收集患者术前外周血标本10 mL,细胞块法和CK(免疫细胞化学法)用于检测CTC,PCR法用于检测CD133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中CK、Vimentin (Vim)、TIF-1、Ki-67、CD133的表达,并分析与外周血CK和CD133表达的关系.根据外周血CK和CD133的检测结果,将病例分为CK/CD133双阳性组和非双阳性组,统计学分析两组间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结果 178例肺腺癌患者外周血CTC(CK阳性)的检出率为48.3%(86/178),与癌组织中Ki-67、Vim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外周血的CD133阳性表达率为66.9%(119/178),与癌组织Vim、CD133表达显著正相关(P<0.05);外周血CK/CD133双阳组53例(29.8%),双阳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增高,肺腺癌组织学分化级别显著降低,临床分期显著提高,转移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肺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与CD133双阳性表达提示外周血存在干性特征的循环肿瘤细胞,表明预后不良,联合检测CK与CD133可用于肺腺癌患者预后监测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脑胶质瘤中黑色素瘤相关抗原(MAGE)-D4和肌动蛋白结合蛋白CORO1C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数据库收集脑胶质瘤样本数据681例[低级别脑胶质瘤(LGG)518例,胶质母细胞瘤(GBM)163例],正常脑组织样本数据207例,比较其MA...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较为成功的羊等大型动物宫内移植方法相比,利用小鼠等小型动物宫内移植异种造血干细胞仍面临困境,在外周血内检测到的异种血液细胞重建率仍在1%以下。目的:观察小鼠卵黄囊移植人脐血来源CD34 造血干细胞后的异种造血重建效率,并与腹腔移植的效果进行比较。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内移植实验,于2007-10在北京大学干细胞与再生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新生儿脐血取自北京海淀区妇幼保健院。ICR小鼠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孕8.5d鼠8只,孕12.5d鼠9只。藻红蛋白标记的抗人CD45单克隆抗体与流式细胞仪均为BD公司产品。方法:采用Ficol1法梯度离心获得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经磁珠分选系统纯化获得CD34 细胞。将孕8.5d鼠麻醉后,打开腹腔并暴露子宫,显微镜下抽取5~10μL脐血CD34 细胞(5×104个),缓慢注入胎鼠的卵黄囊中。相同操作条件下将等量脐血CD34 细胞注射到孕12.5d胎鼠的腹腔中。快速抽针,将孕鼠子宫归位并缝合腹腔,继续妊娠,等待分娩。待小鼠出生后3个月,经尾静脉取血,在避光状态下加入藻红蛋白标记的抗人CD45单克隆荧光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细胞表面标记CD45的表达,通过其阳性率判断人血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重建效果。主要观察指标:不同移植方式对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结果:CD34 细胞通过卵黄囊移植方式共获得健康出生小鼠52只,3个月后86.5%(45/52)小鼠CD45呈阳性表达,嵌合率高达4.34%。通过腹腔移植方式共获得健康出生小鼠48只,3个月后81.3%(39/48)小鼠CD45呈阳性表达,明显低于卵黄囊移植方式(t=2.363,P<0.05)。结论:早期卵黄囊移植可以获得人造血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长期重建,效果优于腹腔移植,同时也证明了通过胎鼠卵黄囊移植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取得人源化造血系统小鼠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