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为了缩短等待供肝的时间,使患者能够获得移植及术后生存的机会,结合近年来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的良好临床效果,试图进行供受者ABO血型不相容的肝移植。 目的:分析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2005-11/2010-0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7例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效果、主要并发症和治疗措施的改进,探讨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的可行性。 结果与结论:例1术后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经置放胆管内外引流管支撑2年后造影提示胆道通畅后拔除,至今无胆道狭窄表现;例4于术后5个月余因肿瘤全身多处转移死亡外,其余6例均存活良好;例7于术后1周出现胆红素异常升高,考虑为急性排斥反应,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提示,对肝功能衰竭及中晚期肝癌患者,为了缩短等待供肝的时间,使此类患者能够获得移植及术后生存的机会,实施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Couinaud肝脏分段理论,主要的或者粗大的肝静脉是走行于肝段或肝区之间的.因此,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肝静脉可以作为正确的肝实质离断平面的一个主要路标,持续显露在断肝平面上.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因为视野关系,术者往往容易迷失方向,故而以肝静脉为导引的路径就变得更有意义.本期继续通过"腔腔三人行"介绍和解读共识会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对肝内胆道微循环的影响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胆道缺血性损伤组(HAL),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处理组。于术后7d取肝组织,用兔抗CD34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光镜下观察汇管区血管、胆管并计数。结果:HAL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排列明显缺失,汇管区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明显减少,不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rhGH处理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呈慢性增生性炎症改变,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增加,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使肝内胆道微循环受损,而外源性rhGH促进肝内胆道微循环的恢复从而对胆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为了缩短等待供肝的时间,使患者能够获得移植及术后生存的机会,结合近年来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的良好临床效果,试图进行供受者ABO血型不相容的肝移植.目的:分析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2005-11/2010-0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7例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效果、主要并发症和治疗措施的改进,探讨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的可行性.结果与结论:例1术后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经置放胆管内外引流管支撑2年后造影提示胆道通畅后拔除,至今无胆道狭窄表现:例4于术后5个月余因肿瘤全身多处转移死亡外,其余6例均存活良好;例7于术后1周出现胆红素异常升高,考虑为急性排斥反应,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提示,对肝功能衰竭及中晚期肝癌患者,为了缩短等待供肝的时间,使此类患者能够获得移植及术后生存的机会,实施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探讨贫血的相关因素,以及轻度贫血是否会对腹腔镜肝切除术后的肝功能恢复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完善腹腔镜肝切除围术期贫血的管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300例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贫血的相关因素,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的方法进行贫血的分组,同时平衡两组的基线数据,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肝继发恶性肿瘤和凝血酶原时间是贫血的危险因素,相对于原发性肝癌,肝继发恶性肿瘤发生贫血的风险更大(OR=3.264,P=0.018),凝血酶原时间越长,发生贫血风险越大(OR=2.055,P<0.001);白蛋白和总胆红素是贫血的保护因素,白蛋白越高,贫血风险越低(OR=0.682,P<0.001),总胆红素越高,贫血风险越低(OR=0.909,P=0.020)。四个指标组成的模型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876,P<0.001)。经过PSM后共筛选出139例数据,其中贫血44例,非贫血95例。通过对比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发现,轻度贫血对于腹腔镜肝切除术后肝功能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A型供体至O型受体肝移植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月间6例A型供体至O型受体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A型供体至O型受体肝移植的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分析移植的可行性.结果 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至今最长者已术后14月.除1例于术后5月余因肿瘤全身多处转移死亡外,其余5例均存活良好.其中1例于术后1周出现胆红素异常升高,考虑为急性排斥反应,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其余病例术后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无胆管狭窄、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进行A型供体至O型受体肝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肝胆管结石病的处理中,胆管引流至关重要。不恰当的胆道内引流会使病情更趋复杂,并给进一步处理带来不必要的困难。肝叶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主要手段。在取净结石的前提下,应主要根据Oddi括约肌的功能状态以及胆总管的扩张程度来决定胆管引流方式,胆肠吻合的手术指征须严格控制。对于Oddi括约肌功能正常的病例,均应采用T管引流,无须行胆肠吻合。只有对确认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或Oddi括约肌松弛、合并胆总管高度扩张的病例,才有必要行胆肠吻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肝脏的血管解剖及供血在解剖性肝切除中的应用,为临床开展肝切除术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以“肝脏血管”“肝切除”“肝移植”“肝脏血供”以及“liver vascular anatomy” “hepatectomy” “liver transplantation” “ the liver blood supply”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2018年12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肝脏血管解剖及其在肝切除中的应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786 篇,最终纳入26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9篇和英文文献17篇。术前了解肝血管的走行及解剖变异,对活体相关肝移植和肝部分切除术均有帮助。掌握肝血管解剖及供血范围,能够在术中确定恰当的肝切除平面,可以减少切肝过程遭遇的血管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出血。实现解剖性肝切除主要依赖于肝血管系统的影像学定位技术、出入肝血管解剖显露及选择性阻断技术、肝切除平面的判定及肝内血管显露技术。结论 充分掌握肝血管解剖及供血范围,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辅以擅长的外科解剖技术,是保证解剖性肝切除术顺利、提高切除精准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对肝内胆道微循环的影响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胆道缺血性损伤组(HAL),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处理组。于术后7d取肝组织,用兔抗CD34多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光镜下观察汇管区血管、胆管并计数。结果:HAL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排列明显缺失,汇管区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明显减少,不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rhGH处理组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呈慢性增生性炎症改变,汇管区血管及胆管数增加,伴有血管的胆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缺血性损伤使肝内胆道微循环受损,而外源性rhGH促进肝内胆道微循环的恢复从而对胆道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 R A S)与肝切除术后水电解质紊乱的相关性并探讨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52例ERAS管理和233例传统管理的肝切除术后患者临床资料,然后进行倾向性匹配后分析液体及主要电解质补充量与血清电解质紊乱情况,Logist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