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对改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择广陈社区11个行政村5 2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规范化管理组(SM组)2622例,进行分级随访管理,非规范化管理组(NSM组)2 640例,给予一般随访管理,1年后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管理满1年,规范化管理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达到70.1%、61.1%和49.1%,明显高于管理前和非规范化管理组三率,而非规范化管理组管理前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管理后各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规范化管理组一年内新发心脑血管事件低于非规范化管理组(0.8%vs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和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是当前高血压防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农民的健康体检情况和慢性病现状,为社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2008年5-11月和2009年4-6月,我院根据平湖市人民政府有关农民健康体检工作要求,分别对广陈社区东片5个行政村和西片6个行政村15339名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1、2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1月—2013年9月选择110例老年1、2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54例、依那普利组56例,前者服用缬沙坦80~160 mg,1次/d,后者服用依那普利2.5~20 mg,2次/d,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血压均明显降低[(140.5±8.3)/(84.9±7.0)mm Hg(1 mm Hg=0.133 kPa)vs(138.9±7.5)/(85.9±5.8)mm Hg],与治疗前[(154.8±10.4)/(96.0±5.9)mm Hg vs(152.9±11.2)/(96.6±5.6)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有效率缬沙坦组83.3%,依那普利组76.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缬沙坦组9.3%,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老年1、2级高血压均有显著疗效,前者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和安全性好,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男,56岁,胸背腹移动性疼痛8 h伴呕吐.患者于8 h前与朋友喝酒时突然觉胸背剧烈疼痛,呈持续性撕裂样.服去痛片不缓解,且向下移到上腹部,呕吐一次胃内容物,量不多,吐后疼痛不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不同折返类型的基础心脏病、年龄和性别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5月浙医二院心内科收治的204例折返机制引发的PSVT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PSVT不同折返类型与基础心脏病、年龄和性别的关系,并对各型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AVNRT和AVRT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占66例和91例,P0.05),IART和SNRT以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多见(各7例,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性别差异上,AVNRT多见于非老年女性(占65.8%),AVRT多见于非老年男性(占46.4%),IART和SNRT以老年男性居多(占40.0%和44.4%)。结论 PSVT因折返机制不同,表现为不同的折返类型,各型在基础心脏病、年龄和性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匹维溴胺联合酪酸梭菌活菌(米桑)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4例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50mg,3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活菌400mg,32./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维溴胺联合酪酸梭菌活菌可有效改善IB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