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增龄对C57BL/6N小鼠运动功能、自发活动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3、6、12、16和20月龄组,每组20只,雄雌各半。转棒实验、爬杆实验评价各组小鼠运动功能;小鼠自发活动箱检测各组动物自发活动量;跳台实验评价各组动物环境恐惧性记忆机能。结果6月龄小鼠转棒潜伏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较其他各组亦表现出较短的爬杆时间(P<0.05);6、12和16月龄动物自发活动量显著高于其他各月龄组(P<0.01)。跳台实验中小鼠被动逃避反应的记忆保持能力呈随龄性降低。结论增龄过程中C57BL/6小鼠运动功能、自发活动和环境恐惧性记忆机能表现出不同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小鼠活体状态下内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和自发活动的变化,及其与mTORC1能量信号通路的关联及机制。方法 4周龄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未予处理)和抑郁模型组(n=16,CUMS方法造模8周)。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糖水摄取实验检测小鼠抑郁倾向,利用结构功能磁共振探究小鼠脑灰质体积和低频振幅的改变。而后,将抑郁模型组的CUMS小鼠随机分成CUMS治疗组(n=8,氯胺酮活化mTORC1通路)和CUMS对照组(n=8,生理盐水)。取小鼠内侧前额叶组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并比较正常对照组、CUMS治疗组及CUMS对照组3组小鼠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ATP和NADP+/NADPH为代表的3组小鼠组织能量代谢情况。结果 经过CUMS后小鼠出现明显抑郁行为倾向,CUMS小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下降(P<0.05)、糖和水的总摄取量减低(P<0.01),旷场实验总运动距离(P<0.05)及中央区域运动距离(P<0.01)缩短,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CUMS小鼠不动时间增加(P>0.05),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磁共振检测发现CUMS小鼠内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增大,mALFF显著增高(P<0.01,Alphasim矫正);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减低,ATP和NADP+/NADPH降低(P<0.05),经过氯胺酮治疗,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ATP显著升高(P<0.05)。结论 CUMS小鼠内侧前额叶存在更高的自发活动以及更低的产能效率,这种自发活动与产能效率的不匹配提示内侧前额叶存在mTORC1磷酸化减低相关的能量代谢方面的障碍,且此障碍可以通过氯胺酮活化mTORC1通路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4.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多数患病者在65岁以上,呈渐进性发展,其中有高达5%的患者发病于40~50岁,称为早发型AD。迄今,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针对AD的治疗手段虽然涉及多种途径,但仍缺乏从发病机制角度有效根治的药物。γ分泌酶抑制剂能够减少毒  相似文献   
5.
李军勇  张竞予  杨雪梅  刘青柏 《安徽医药》2017,38(10):1319-132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PTED)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在局麻下行PTED手术治疗的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进行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评定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周及3个月采用Macnab进行疗效评级。结果 术后1周优良率为81.0%,术后3个月为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VAS评分较术前下降(P<0.05),而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ODI评分较术前下降,且术后3个月较术后1周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术后1周症状无明显改善,再次行椎间盘镜手术后症状明显缓解;4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水肿,予以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 PTED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且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水平,观察欣力胶囊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α-actin)鉴定原代心肌细胞纯度。以欣力胶囊灌胃大鼠进行血清药理学实验;将心肌细胞分组为:正常对照组、AngⅡ刺激组和欣力胶囊含药血清治疗组(包括3个不同剂量组)。倒置显微镜下于不同时段计数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肥大早期基因(c-myc、c-jun和c-fos)的表达改变;利用SABA—18生化分析仪测定不同分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MB)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GOT)含量。结果通过α-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心肌细胞纯度达95%,满足实验需要。欣力胶囊含药血清在体外能够有效抑制AngⅡ刺激引起的搏动频率增加(P<0.05);抑制心肌细胞肥大早期基因(c-myc、c-jun和c-fos)的表达;减少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心肌酶(LDH、CK-MB、GOT)的含量(P<0.05)。结论欣力胶囊可以抑制AngⅡ刺激对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寄生虫病,进一步了解宿主和血吸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是制定新型防控策略的基础。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序列的互补结合,促进mRNA的降解或抑制其翻译。血吸虫和宿主动物细胞均表达miRNA,并能通过胞外囊泡等形式释放出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吸虫释放出来的miRNA能够被宿主细胞摄取,并通过跨物种调控方式在虫体寄生维持及致病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宿主miRNA能够被虫体细胞摄取,但这种现象极有可能存在。miRNA介导的跨物种调控已成为宿主与血吸虫相互作用的新机制,本文就对此新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椎弓根内侧缘置钉法在常规置钉困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1-2016-06收治的188例常规置钉困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根据椎弓根置钉法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椎弓根内侧缘置钉法患者纳入观察组(n=112),采用常规置钉法患者纳入对照组(n=76),比较两组术中情况、置钉准确性、一次性置钉成功率、术后情况、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以及置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置钉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分别为(20.25±3.29)min、(7.82±2.51)次、(158.87±47.17)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1±6.46)min、(8.96±2.66)次、(183.46±62.63)min(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钉成功率、置钉准确性优良率分别为90.6%、8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76.6%(P0.05),置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2%(P0.05)。结论椎弓根内侧缘置钉法可以提高一次性置钉成功率与置钉准确性,减少置钉相关并发症发生,有利于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欣力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欣力胶囊能否通过抑制心肌重塑以改善心力衰竭(心衰)大鼠的心功能。方法:对20周龄的Wistar大鼠进行腹主动脉结扎手术,20周后,大鼠心功能出现异常。将术后大鼠随机分为实验模型组和3个不同剂量的欣力胶囊治疗组,同时设假手术组,每组12只。灌胃18周后,应用多导生理仪检测各组大鼠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心室收缩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等容舒张相时间常数等心功能指标;随后,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丽春红染色对心肌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术后38周通过大鼠血流动力学检测发现,各组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模型组大鼠±dP/dt、等容舒张相时间常数和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改变(P<0.05),呈现典型的心衰征象。欣力胶囊的3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上述指标(P<0.05),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和丽春红染色显示,实验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明显,残余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截面积增加,表现为典型心肌重塑改变,欣力胶囊能够缓解上述病理变化。结论:欣力胶囊能够改善腹主动脉结扎导致的心衰,其机制与欣力胶囊抑制后负荷增高引起的心肌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输注对于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意义重大,然而用于输注的血小板产品受到保质期短、易被污染、捐献者少、存在不同程度免疫反应等多方面因素限制,无法实现稳定供应。尤其是在严重自然灾害、战时等突发情况下,血小板储备量极其有限、新鲜制备条件不足,往往无法充分发挥血小板的效能。因此研发新型人工血小板以及改良血小板生产、输注技术具有重大的民用及军用价值。本文综述了与人工血小板技术相关的血小板生成与调节机制,及相关生物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的发展,以期为后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