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参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大鼠睾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淫羊藿和人参须组成的羊参口服液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模型大鼠睾丸的影响。方法33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羊参口服液用药组。模型组用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100mg/k州,共90d)造成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羊参口服液用药组用D-半乳糖同样方法造模后,灌胃给予羊参口服液(1ml/100g,共90d)。实验结束后计算睾丸脏器系数,检测睾丸组织中SOD的含量、MDA含量,HE染色观察睾丸生精小管的形态结构。结果衰老大鼠睾丸组织SOD含量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大鼠相比较P〈0.05),睾丸生精小管管腔变狭窄,生精细胞层数减少、细胞稀疏。羊参口服液组可明显抑制衰老大鼠睾丸组织SOD含量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并能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的形态结构。结论羊参口服液可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睾丸的功能,具有-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口服糖皮质激素大鼠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口服糖皮质激素大鼠皮肤形态学改变,为建立新的皮肤衰老动物模型提供形态学上的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2在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组织药理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对象:20只SD雄性SPF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糖皮质激素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②实验方法:糖皮质激素组每天口服灌胃糖皮质激素3.5mg/(kg·d),空白对照组每天口服灌胃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喂养100d后麻醉下处死大鼠,取背部正中1cm×1cm大小皮肤组织检测相关指标。③实验评估: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VanGieson染色法、Weigert-间苯二酚-碱性品红染色法观察皮肤组织形态改变,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表皮厚度和弹力纤维总面积。结果:纳入结果分析16只,其中空白对照组8只,糖皮质激素组8只。糖皮质激素组大鼠皮肤表皮变薄,弹力纤维面积减少,胶原纤维多断裂,排列疏松,糖皮质激素组大鼠表皮厚度(33.8±3.1)μm,弹力纤维总面积(3557.9±373.1)μm2,均小于对照组大鼠表皮厚度(63.7±7.4)μm,弹力纤维总面积(5049.0±497.5)μm2。结论:糖皮质激素3.5mg/(kg·d)口服灌胃100d可导致大鼠皮肤衰老样改变,与人类皮肤衰老有相似形态学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芝麻油对长期应用醋酸泼尼松引起的大鼠皮肤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醋酸泼尼松组(GC)、芝麻油组(GC+SO)。根据体重给药,88天后处死大鼠,取背部正中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生长表皮厚度和弹力纤维面积百分比;另取一定质量背部去毛皮肤测定单位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长期应用醋酸泼尼松大鼠会出现生长表皮显著变薄,弹力纤维减少、断裂,羟脯氨酸含量减少等皮肤不良反应(P〈0.01或P〈0.05)。芝麻油组大鼠生长表皮增厚,弹力纤维面积百分比增大,皮肤衰老样改变明显减轻(P〈0.01或P〈0.05)。结论芝麻油在所用剂量下对长期应用醋酸泼尼松致大鼠皮肤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司坦唑醇能提高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作用,但目前还没有报道显示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效果如何,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也未见报道。 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复方司坦唑醇对D-半乳糖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复方司坦唑醇组。除正常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两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骨质疏松模型。正常对照组和D-半乳糖模型组灌胃给予溶剂对照,复方司坦唑醇组灌胃给予司坦唑醇0.54 mg/(kg•d)+吡拉西坦432 mg/(kg•d),连续14周。测量胫骨上段松质骨和胫骨中段皮质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 结果与结论: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显示,复方司坦唑醇可有效预防D-半乳糖对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显微结构的破坏,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复方司坦唑醇对D-半乳糖大鼠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骨量丢失的作用不大,可抑制D-半乳糖大鼠皮质骨骨外膜的骨形成。  相似文献   
5.
张益嘉  罗丽平  刘衍志 《药学研究》2017,36(10):596-601
狄诺塞单抗(Denosumab)是首个上市的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治疗性单克隆抗体产品,主要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和其他骨骼疾病.本文主要综述其近年国外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月见草油与维生素E对衰老模型小鼠骨丢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骨丢失的预防作用,从骨代谢方面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0只8周龄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组,月见草油组,每组10只,以颈背部皮下注射半乳糖1 000 mg·kg-1·d-1造成亚急性衰老模型,并预防灌胃用药6 w,观察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对小鼠骨丢失时骨量、骨长度、骨有机质、骨钙、磷等骨矿物质以及血清骨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D-半乳糖可使小鼠骨量、骨长度、骨有机质减少(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下降(P<0.01);同时给药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分别能使骨量、骨长度、骨矿物质及骨有机质得到恢复(P<0.05或P<0.01)并提高血清AKP活性(P<0.01),月见草油还能有效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CP)活性(P<0.05).结论 D-半乳糖可导致小鼠骨丢失,月见草油和维生素E均可预防衰老模型小鼠骨丢失,而其机制可能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7.
丹参和丹酚酸B对抗泼尼松致大鼠皮肤衰老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和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用泼尼松引起的大鼠皮肤衰老作用的影响.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n=8):正常对照组,激素模型组(GC)、激素加用丹参组(GC DS),激素加用丹酚酸B组(GC SaL B).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后3组每天分别灌胃泼尼松3.5 mg·kg-1d-1造模,GC DS组再给予丹参水提液5g·kg-1·d-1;GC Sal B组再给予丹酚酸B原料药125 mg·kg-1·d-1.喂养90 d后处死大鼠取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表皮厚度、弹力纤维的面积;另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品进行丹酚酸B含量测定.结果:GC组可见大鼠皮肤表皮显著变薄,弹力纤维减少(P<0.01),胶原纤维减少,断裂等皮肤衰老样的表现,GC DS、sal B组可使大鼠表皮增厚、弹力纤维总面积增大(P<0.01),皮肤衰老样改变明显减轻;丹参水提液、丹酚酸B原料药分剐检测出相当含量的丹参水溶性成份丹酚酸B.结论:长期灌胃给药泼尼松可使大鼠出现皮肤衰老样改变,丹参和丹酚酸B对其有较好的对抗作用,丹酚酸B可能是丹参对皮肤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丹参骨宝2号对大鼠皮肤衰老样改变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用酸提法制备的丹参骨宝2号对用泼尼松引起的大鼠皮肤衰老样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n=8):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其余三组灌胃泼尼松3.5 mg/(kg.d),同时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复方丹参片0.8片/(kg.d)、丹参骨宝2号5 g/(kg.d)。喂养90天后处死大鼠,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表皮厚度、弹力纤维的面积。结果模型组可见大鼠表皮显著变薄,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减少、断裂等类似皮肤衰老的表现,丹参骨宝2号组可使大鼠表皮增厚、弹力纤维总面积增大(P<0.01,ANOVA),皮肤衰老样改变明显减轻。而复方丹参片组以上改变不明显(P>0.05,ANOVA)。结论长期灌胃给药泼尼松可使大鼠出现皮肤衰老样改变,丹参骨宝2号对其有较好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芝麻油对长期应用醋酸泼尼松引起的大鼠皮肤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S)、醋酸泼尼松组(GC)、芝麻油组(GC+SO)。根据体重给药,88天后处死大鼠,取背部正中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生长表皮厚度和弹力纤维面积百分比;另取一定质量背部去毛皮肤测定单位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长期应用醋酸泼尼松大鼠会出现生长表皮显著变薄,弹力纤维减少、断裂,羟脯氨酸含量减少等皮肤不良反应(P〈0.01或P〈0.05)。芝麻油组大鼠生长表皮增厚,弹力纤维面积百分比增大,皮肤衰老样改变明显减轻(P〈0.01或P〈0.05)。结论芝麻油在所用剂量下对长期应用醋酸泼尼松致大鼠皮肤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复方司坦唑醇对D-半乳糖大鼠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司坦唑醇能提高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作用,但目前还没有报道显示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效果如何,对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也未见报道.目的:通过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复方司坦唑醇对D-半乳糖大鼠骨质疏松模型不同部位骨骼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复方司坦唑醇组.除正常对照组颈背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两组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骨质疏松模型.正常对照组和D-半乳糖模型组灌胃给予溶剂对照,复方司坦唑醇组灌胃给予司坦唑醇0.54 mg/(kg·d)+吡拉西坦432 mg/(kg·d),连续14周.测量胫骨上段松质骨和胫骨中段皮质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与结论: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显示,复方司坦唑醇可有效预防D-半乳糖对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显微结构的破坏,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复方司坦唑醇对D-半乳糖大鼠胫骨中段的皮质骨骨量丢失的作用不大,可抑制D一半乳糖大鼠皮质骨骨外膜的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