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35例心脏性猝死临床分析,显示多数猝死有一定诱发因素,电解质紊乱、Lown3—5级室早、心脏扩大、持续心肌缺血均可诱发致死性心律失常。猝死时起始的心电图类型及其演变过程多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张云  许端敏  张汉灵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2):1458-1459
目的探讨以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更年期妇女心电图改变。方法对155例更年期妇女及155例同年龄段男性进行常规心电图、Holter检查,并对ST-T改变明显者进行普萘洛尔试验和冠脉造影。结果更年期妇女ST-T改变率高于同年龄段男性(P<0.01)。结论更年期妇女心电图ST-T改变为神经功能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压水平的变化、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175例AMI患者按发病前有无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101例)和非高血压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生AMI后的血压变化、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高血压组患者既往心肌梗死(15·84%)及脑卒中(23·76%)病史率均较非高血压组患者高。无痛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在高血压组为23·76%,高于非高血压组(10·81%,P<0·05)。AMI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高血压组为83·17%,非高血压组为28·37%,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收缩压下降值:高血压组为(32±14)mmHg,非高血压组为(12±9)mmHg,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舒张压下降值两组间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的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在高血压组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病变血管总数、双支及3支以上病变率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中有32例(占本组病变的31·68%)为分叉病变,非高血压组患者中仅有10例(占本组病变的13·5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变血管弯曲数在高血压组为(5·7±1·2)个,而在非高血压组为(2·1±0·5)个,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AMI后血压下降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并发症及病死率均高于非高血压组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病变范围广,血管弯曲及分叉病变较多。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与冠脉病变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经股动脉溶栓治疗下肢动脉急性栓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溶栓等内科综合措施治疗腊国动脉以下部位急性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 :对 15例该部位动脉急性栓塞患者采用穿刺患侧股动脉滴注尿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剂 (rt PA)进行溶栓 ,结合抗凝、扩管等治疗。结果 :本组 12例血管再通 ,溶栓再通率 80 0 % ;尿激酶再通率 6 6 7% (4 6 ) ,rt PA 88 9% (8 9) (P >0 0 5 )。溶栓 72h未再通者继续溶栓仍未再通。本组未发生肢体坏疽及出血并发症 ,患肢运动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经股动脉溶栓治疗对腊国动脉以下部位的单支动脉急性栓塞效果良好 ,结合长期抗凝治疗能有效防止再栓塞  相似文献   
6.
硝苯吡啶(Nifedipine)为一新型治疗心绞痛的药物,我们在治疗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中观察到它有明显降压作用。我们对高血压病、肾性高血压、血压正常者,用单剂量作短、中程时间降压作用观察。资料和方法一、资料:确诊为高血压病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41~85岁,病程2月~30年。Ⅰ期10例,Ⅱ期15例,Ⅲ期10例,血压160~240/95~160,平均181.4/112.3。确诊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房颤动(房颤)与冠脉病变关系及临床特点.方法 67例AMI并发房颤患者(房颤组)通过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Holter检查、心电监护、心肌酶谱检测、心功能分级、冠脉造影检测,结果与67例非房颤组比较.结果 房颤组多支冠脉病变、严重合并症、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非房颤组,而LVEF低于非房颤组,P〈0.05.结论 AMI并房颤患者多支冠脉病变,严重合并症发生率、住院病死率高,LVEF减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张云  杨敏  许端敏  张汉灵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035-2036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65例老年SCD患者进行心电图、心电监护、Holter、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电解质等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老年人SCD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低血钾症、心脏扩大病例数多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老年人SCD与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左室收缩功能不全、低血钾、心脏扩大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云  杨敏  张汉灵 《海南医学》2004,15(12):13-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其心电图改变的互相关系。方法通过对1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12导联心电图床边检查,观察及其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率高,主要表现ST-T改变及各种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与病情轻重及预后密切相关。结论心电图变化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判断、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风心病并风湿活动时其临床表现往往很不典型,且缺乏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方法,使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对我院1981~1984年50例二尖瓣分离术左心耳活检结果与临床表现进行比较,以探讨风心病风湿活动时的诊断依据。材料来源一、本组病例确诊为风心病单纯性二尖瓣狭窄及小部份并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术前疑有风湿活动临床表现者,抗风湿治疗1~6个月,全部病人术前1~6个月内无风湿活动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