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66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应用门控心肌显像观察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结构的变化.方法 患者27例,男9例,女18例,年龄(65.1±9.5)岁.其中起搏心室感知心室R波抑制型(VVI)起搏器组15例,起搏双腔感知双腔P波或R波抑制型(DDD)起搏器组12例.采用门控心肌显像方法测定患者起搏器植入前及植入后早期[随访(4.6±1.5)个月]自身心律或起搏器工作状态下左心室功能参数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ESV)及左心室收缩时间.按左心室室壁活动靶心图将室壁活动度分为缺损、稀疏及正常3级.植入前后相比,有下列一项即为左心室功能重构:LVEF增加或降低10%及以上,室壁活动度改变1级及以上,左心室收缩时间延长或缩短1个时间段及以上;结构重构:EDV增加或降低10%以上.结果 (1)左心室功能重构:27例患者中,26例(96.3%;VVI组15例,DDD组11例)出现功能重构.26例中6例(23.1%;VVI组4例,DDD组2例)LVEF升高,8例(30.8%;VVI组4例,DDD组4例)LVEF降低,12例(46.2%;VVI组7例,DDD组5例)LVEF无变化.(2)结构重构:27例中13例(48.1%;VVI组10例,DDD组3例)出现结构重构.13例中4例(VVI组3例,DDD组1例)LVEF升高,3例(均为VVI组患者)LVEF降低,6例(VVI组4例,DDD组2例)LVEF无变化.结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早期即可发生左心室功能重构,约半数患者出现左心室结构重构.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在患者心脏获得电生理学益处时,可能对左心室的功能和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合并和不合并完全性房宣传导阻滞(CAVB)病人141例近期和远期预后,以现有CAVB组近期充血性心力衰竭、低血压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无CAVB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AVB是影响近期预后的独立因素,而与远期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3.
<正>60年代初,Holter采用长时间心电监测以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称之为Holter监测方法.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和飞速发展,Holter监测方法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领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诊断检查.Holter监测技术是以人机对话形式共同完成的.良好的操作方法及一次性电极的应用,是确保Holter监测质量最关键的环节.因此,在进行医学电子诊断或研究时,每位心电学工作人员都应该了解医用电极在监测中的机理,方能保证记录效果.为了测量生物体内的电位(或电流)变化,电子仪器与生物机体之间必须通过适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扑动(附2例报告)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030001)来春林李小明刘卓敏李运乾王爱环毋卫华Ⅰ型心房扑动(AF)的发生机制是右房内的大折返激动〔1,2〕。近几年对于反复发作的,药物不能满意控制心率的AF,采用针对折返环的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MI)后左室重构(leftventricularremodeling,LVRM)是指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后整个左心室(包括梗塞区和非梗塞区)形态和大小的改变,新近的概念还包括心肌细胞形态与结构甚至间质结构的改变。MI后LVRM与心力衰竭、心脏破裂、室壁瘤、严重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等预后的密切关系使其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1]。重构过程包括梗塞膨展(infarctexpansion,IE)和心室整体扩张(globa…  相似文献   
6.
心源性猝死的定义和病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猝死表现为各种病因引起的、意想不到的呼吸和心脏的骤停,包括心源性猝死如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及急性心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神经原性猝死如脑出血、中风;血管原性猝死如巨大肺动脉栓子引起等。神经原性猝死和血管原性猝死常与心源性猝死混淆。本文主要阐述心源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溶栓新药重组链激酶(r-SK)在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尿激酶(UK)为对照比较r-SK对AMI的溶栓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r-SK150万U对AMI的溶栓再通率为84.4%,而UK150万U仅为56.7%(P<0.05)。不良反应除发冷外其他方面两组无差异。结论:国产r-SK是一个血管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及出血并发症低,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 对 12 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 5 4名无晕厥病史健康对照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 ,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 (倾斜 70°、持续 30 min) ,阴性者再进行两阶段的异丙肾上腺素的激发试验。结果  112 9例晕厥患者中 ,倾斜试验阳性者 88例 (阳性率 6 8.2 % ) ,5 4名对照组中阳性者 6名 (阳性率 11.1% ) ,晕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5 )。本次试验的灵敏度 6 8.2 % ,特异度 88.9%。 2患者年龄越大阳性反应率越低 (P<0 .0 5 ) ,性别对试验的阳性反应率影响不显著 (P=0 .31)。结论 倾斜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项比较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太原地区湿度风速对风湿性心脏病病情加重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2 0 0 3年收治的太原地区2 6 9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率与构成比描述性分析季湿度风速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病情加重的影响,用特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周湿度风速对风湿性心脏病病情加重的影响。结果:1999年~2 0 0 3年春、夏、秋、冬四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病情加重率分别为13.4 %、2 4 .5 %、31.1%、32 .0 % ,季湿度、季风速与风湿性心脏病病情加重间有部分关系;周湿度、周风速对风湿性心脏病病情加重关系不大。结论:季湿度和风速与风湿性心脏病病情加重有部分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评价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冠心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4 912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安全系数Nfs0.05为193.68,提示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进一步根据病变支数分组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除单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冠心病有相关性,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