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的闪光视网膜电网(FERG),振荡电位(OPs)改变,方法:比较正常对照组15例30只眼和不同眼底分毋组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共49例98只眼的FERG,OPs的变化。结果:1.FERG:a波潜伏期:对照组与I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与Ⅱ,Ⅲ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I级组与Ⅱ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I级与Ⅲ级,Ⅱ级与Ⅲ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a波振幅:对照组与I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各级患者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b波潜伏期,除I级与II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显著;b波振幅;除对照组与I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2.OPs潜伏期:对照组各子波与I级组以及OP1,OP4及Ⅱ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I级各子波与II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与Ⅲ级组间差异显著,Ⅱ级与Ⅲ级组间差异显著。OPs振幅:对照组OP3与I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其余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除I级与Ⅱ级组间的OP4振幅差异无显著性外,各级患者组间的各子波振幅以及总振幅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FERG,OPs可作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客观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后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共入选患者168例,雷帕霉素支架组83例,紫杉醇支架组8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血压水平,总胆固醇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积分(Gensini法),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术后严格要求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或氯比格雷9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术后患者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部分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平均随访10.6个月,失访患者3例(包括2例雷帕霉素支架组患者与1例紫杉醇支架组患者),失访率为1.79%。在随访的81例雷帕霉素支架组共7例(8.64%)发生了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在随访到的84例紫杉醇支架组8例(9.52%)患者发生了不良心血管事件。以上2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5)。雷帕霉素支架组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为200%(3/15),紫杉醇支架组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为25%(6/24),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期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造影复查两组再狭窄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张昀昀  丁芝祥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1892-1895

后发性白内障又称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摘除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防止其发生的有效措施,临床上多用手术或Nd:YAG激光治疗,现在亟需新的治疗方案。Hippo信号通路参与了哺乳动物多种细胞和器官的稳态调控,最近研究表明Hippo信号通路可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殖、凋亡、分化等行为,Hippo信号通路可能为后发性白内障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本文论述了Hippo信号通路的组成、调节机制及其在后发性白内障中与其他信号通路的相互关系及相关药物治疗,以期为后发性白内障防治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力衰竭校正QT间期与QT离散度及心功能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校正QT间期 (QTc)与QT离散度 (QTd)及心功能超声参数相关性。方法 :研究了 12 6例左室射血分数 (LVEF) <4 5 %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c与QTd、QRS间期、临床指标、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QTc与年龄 (r =0 .2 1,P <0 .0 1)、左室舒张末期直径 (r =0 .2 6 ,P <0 .0 1)、左房直径 (r =0 .2 4 ,P <0 .0 1)、QRS间期 (r =0 .37,P <0 .0 1)、QTd(r =0 .4 1,P <0 .0 1)呈正相关 ;与短轴缩短率 (r=- 0 .2 8,P <0 .0 1)、LVEF(r =- 0 .33,P <0 .0 1)呈负相关 ;与二尖瓣E波和A波峰值速度比值、等容舒张时间无相关性 (P >0 .0 5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QTc和QTd、QRS间期、LVEF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 :QTc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有关 ;QTc与QTd存在独立相关性 ,其生物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关系。方法入选18例新发且未经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伊贝沙坦治疗24周。结果伊贝沙坦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左室质量指数[LVMI(124±13比141±18)g/m2,P<0.01]、稳态模式评估(HOMA)指数(1.5±0.6比2.3±0.5,P<0.01)和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368±40比531±49)pmol/L,P<0.01]显著降低。LVMI下降百分比与HOMA指数及NTproBNP改变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87,P<0.01;r=0.69,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指数下降百分比是LVMI和NTproBNP降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伊贝沙坦能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这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在揭示其发生机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治疗措施等方面有许多新进展。现对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已接受常规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81例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9)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一日3次,每次20mg餐后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行静息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等检查。以静息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的改变为疗效判定依据,以患者主诉及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不良反应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显著改善,心律失常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用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有效而安全,改善心肌缺血可能是其主要作用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目的是确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循环血浆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是否升高。方法对象是43例均经冠脉造影检查者。分成三组。A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导管检查一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和/或出现休息时心绞痛,但无心肌坏死的酶学证据。B组15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C组15例有非典型胸痛而平板试验无缺血表现。三组的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和吸烟史方面匹配。A、B两组的药物治疗相仿。在每例患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例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在用依那普利治疗半年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充盈指标皆无明显改变(P>0.05)。说明短期治疗作用可能有限,需进行长期的研究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