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把全面实施PHC作为实现小康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了政府议事日程,真抓实干,加强领导,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全方位地推进了PHC工作。1992年5月,经广东省试点终末审评,我市PHC工作达标,以总分92.47分名列全省之冠。我市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建立运行机制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实现小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1989年8月我市被定为广东省PHC试点单位,实施PHC工作摆上了市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全面加强对PHC的领导,增大投入,把实施PHC,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作为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和实现小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市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社区医院疾病谱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顺德区某街道医院2009-2011年住院病人数据,采用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该院住院病例男性住院人次占41.36%,女性占58.64%,女性是男性的1.42倍;三年间,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类疾病(占25.07%)、呼吸系统疾病(19.67%),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类疾病(11.76%)、循环系统疾病(10.39%)、消化系统疾病(9.58%);男女性疾病构成、顺位不同;三年中,前十位疾病虽相同但顺位不同;头位顺产、计划性人工流产、支气管肺炎、分娩伴脐带绕颈一周、慢性支气管炎、颈椎病等是该医院的常见病;其中计划性人工流产者未婚人员占43.2%,外来工女性占93.23%,剖宫产率26.66%,颈椎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疾病构成有前移趋势。结论根据疾病谱顺位及变化趋势,开展重点人群的疾病预防工作,优化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中上段胸椎体破裂骨折患者术期接受单侧通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固本益髓灸法对隐性失血及术后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中上段胸椎骨折伴锥体后壁破裂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单侧通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固本益髓灸法干预。两组术后均接受骨折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四项指标、D-二聚体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8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椎体高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 vs 14%,X2=4.891,P<0.05)。研究组治疗后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治疗后D-二聚体、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7天、治疗14天血栓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评分(M-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单侧通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固本益髓灸法的中上段胸椎骨折伴锥体后壁破裂患者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术后血栓的发生率也较低。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 1998~ 1999年分别用司巴沙星、强力霉素对 79例男性沙眼衣原体性尿道炎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经临床检查和沙眼衣原体检测证实为无并发症的沙眼衣原体性尿道炎的病人 ,征得其同意后进入本试验 (<18岁者、肝肾功能异常者 ,曾对同类药物过敏者 ,1周内全身应用过抗生素者均不进入本试验 )。共选门诊病人 79例 ,随机分为 2组 ,A组 39例 ,年龄从 18~ 47岁不等 ,平均年龄为 2 8.3岁 ,标准差为 7.72 ;B组 40例 ,年龄从 19~ 5 0岁不等 ,平均年龄为 30 .5岁 ,标准差为 6 .5 5。经t检验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  相似文献   
5.
顺德市的麻风病防治事业,几十年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方针,坚持政府组织,卫生牵头,上级帮助,多部门协作,长期努力的工作方法,采取"查、收、治、管、研、宣、教"的综合防治措施,使麻风病的流行强度逐渐减弱.开放改革以来,突出抓好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工作,早期病人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畸残率大幅度降低(表1、2).1997年,我市顺利通过广东省专家小组的考核验收,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至1999年底,累计共发现麻风病人1 562人(男1 155人,女407人,L454人,B 82人,I6人,T 1 020人)在家治愈676人,住院治愈448人,自愈147人,未愈死亡268人,未愈外迁20人;历年复发病人共47人(其中1人复发2次),其中再次治愈44例,未愈死亡外迁3例,第2次复发未愈1例;目前有4个现症病人仍在治疗中.从1987年起,已再没有儿童发病.  相似文献   
6.
尿道(阴道)炎1693例病原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10月1日~1996年4月30日,性病门诊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尿道(阴道)炎初诊者1693例(男1002例,女691例)进行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及淋球菌(NG)检查,部分病树结合临床情况,必要时加检单纯疱疹病毒(HSV)或乳头瘤病毒6/11型(HPV)。PCR试剂盒:CT、UU、NG、HSV系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产品,HPV系上海复垦生物工程中心产品,严格按各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结果:(1)1693例中,检出CT540例(检出率31.90%),UU454例(26.82%),NG152例(8.98%)。三种病原体的性别分布:CT男检出率30…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微囊藻毒素-LR(MC-LR)对BV-2细胞内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培养上清液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MC-LR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奠定基础。方法:用MC-LR刺激BV-2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MC-LR对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BV-2细胞中NO的表达量;NOS分型法检测NOS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TNF-α和IL-6炎症因子的产生情况。结果:MC-LR染毒24 h后,染毒浓度在0~128 μg/L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细胞活性呈下降趋势(r=-0.609,P<0.05),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22.49 μg/L。当染毒浓度≥5.0 μg/L时,细胞分泌的IL-6和NOS的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μg/L染毒后TNF-α和NO含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LR诱导BV-2细胞产生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NO、NOS、IL-6及TNF-α,引起神经系统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与降压药物的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12-2016.12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药物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与降压药物的分析。结果:第2、3个月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干预,合适服用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并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实施早期肠内、外配合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本院收治的6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早期肠外静脉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吻合口瘘、消化道和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4天的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 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瘘、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对照组的26.67%明显更低(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均P< 0.05).结论 在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而留置空肠营养管并早期肠内营养不会增加患者消化道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