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关于利用狼毒治疗結核病的方法,在祖国医学文献上早有記載,如“狼毒治歙逆上气,破积聚及恶疮鼠瘻”等。晚近杨、张氏等先后报告用狽毒枣治疗結核病,均收到良好效果,他们均提到狼毒可能具有杀菌或抑菌的作用。穆、沈、王等氏、貴阳市結核病防治院,曾报告过狼毒在試管內对結核杆菌作用,但实验結果頗不一致。为了进一步証实狠毒对結核杆菌是否具有抗菌作用,遂作本实验,茲将实验結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姜黄素的Soluplus聚合物胶束,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姜黄素聚合物胶束;采用粒径测定仪、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动态膜透析法考察载药胶束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薄膜分散法制备的胶束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65.54±2.57)nm,平均包封率为(87.73±2.94)%,平均载药量(7.96±2.13)%;XRD结果表明姜黄素以无定型状态或分子状态包载在聚合物胶束中;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姜黄素的soluplus聚合物胶束具有缓释作用。结论:该胶束制备工艺简单,其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可控,具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者们报告一例大脑动-静脉瘘引起严重鼻出血。以往文献尚无类似报告,希望通过本文对此种出血的罕见原因引起人们注意。患者为4岁白种女孩,因两小时前突然鼻出血到医院就诊,临床和血液学检查正常,未收住院。3小时后又一次更大量的出血再次来院,由  相似文献   
5.
徐希  张振声  许传亮 《癌症进展》2022,(16):1632-1634+1651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具有免疫和抗炎功能。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一种主要由中性粒细胞释放的网状结构,具有促进肿瘤细胞转移和抗肿瘤效应双重作用。研究表明,NET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反应,影响肿瘤免疫微环境,与膀胱癌(BC)的放射治疗、膀胱灌注治疗和疾病进展相关。本文对NET的构成和功能及其对BC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0~30岁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0~30岁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诊断特点、病理结果、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共20例,占同期膀胱肿瘤的1.22%(20/1 645),平均年龄(25.8±3.1)岁,男13例,女7例.以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0例,因非血尿症状检查发现者6例,健康体检中发现4例.肿瘤多发2例,单发18例;总计24枚,位于侧壁15枚,后壁3枚,前壁1枚,三角区3枚,膀胱颈口部2枚.B超检查发现22枚肿瘤,2例血尿患者B超检查阴性;B超测量肿瘤最大径为0.4~2.7 cm,平均(1.1±0.7)cm.膀胱镜的肿瘤诊断率100%.病理诊断为副神经节瘤1例,尿路上皮肿瘤19例(其中平坦型病变2例,乳头状肿瘤17例).19例患者接受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1例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新辅助化疗4个周期后行剖腹探查.1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28±16)个月,随访期间3例复发,l例进展为肌层浸润性癌.结论 20~30岁膀胱肿瘤患者总体具有单发、低级别、低分期的特点,但也有高恶性度肿瘤发生的可能,相当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隐匿值得重视,治疗后长期随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索利那新在控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刺激症状中的价值.方法 116例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术后即刻表柔比星灌注治疗;试验组患者于术前6h和术后连续3d每天口服索利那新5mg,对照组患者口服安慰剂;于术后6、12、24、48和72 h分别记录膀胱刺激症状评分.结果 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从93.1%(对照组)下降到67.2%(试验组)(P=0.001);在各个观测时间点对照组膀胱刺激症状的严重性均高于试验组(P<0.05或P<0.01).结论 索利那新可有效改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8.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传亮教授团队重点针对膀胱癌早期诊断手段缺乏、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术后复发率高、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且预后差这三大难题开展研究。团队研发膀胱镜检查新设备、新方法,创新多项尿液无创诊断技术,提高膀胱癌早期诊断率。创新应用铥激光整块切除术、两段三叶膀胱切除术等多种新术式,降低了肿瘤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高其生存质量。深入研究膀胱癌的发病机制,发现多个预后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为膀胱癌精准诊疗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不同培养时间对乳胰组织培养后胰岛活性的影响。通过对各组培养液胰岛素含量的测定和使用免疫组化与显微图象分析技术对 B 细胞内胰岛素的定性和定量观察表明,新鲜乳胰碎片行短期组织培养(2~8天),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4岁,以突发胸闷、心悸伴喘息1d,于2006年12月18日15:00急诊收入内科病房。当时无眩晕、恶心及呕吐,无复视和走路不稳,无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无胸痛和咯血,无意识障碍和言语障碍,无肢体无力和大小便失禁。既往体健,病前无精神因素刺激。查体:体温36.2℃,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脉搏102次/min,呼吸24次/min,神清语利,端坐位,喘息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