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心衰患者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电脑产生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82例心衰患者均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实施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予雷米普利配以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肾上腺髓质素(ADM)、脑钠肽(BNP)、血管活性肽(Apelin)水平及心功能、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ADM、BNP水平比,观察组均较低(P<0.05);两组Apelin水平比,观察组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对照组短,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观察组(95.12%)较对照组(78.05%)高(P<0.05).结论:在心衰患者治疗中雷米普利和美托洛尔的联合运用,可促进患者ADM、BNP、Apelin水平及心功能的改善,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糖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辅助判断糖尿病和应急性高血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糖且既往未诊断糖尿病患者检测GHbA1c,一月以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OGTT为"金标准",观察GHbA1c在急性心梗合并高血糖患者中判断糖尿病和应急血糖升高的价值。根据OGTT结果,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为A组,正常者为B组,比较两组入院时空腹血糖和GHbA1c的差异。结果:GHbA1c在急性心梗合并高血糖患者判断糖尿病的敏感性84.62%、特异性87.50%、和准确性85.71%。A组与B组的入院空腹血糖水平无差异(P>0.05),A组的GHbA1c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01)。结论:GhbA1c在急性心梗合并高血糖患者中判断糖尿病和应急血糖升高有重要价值,入院时空腹血糖不能作为判断糖尿病和应急高血糖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择25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功能分级,将病人分成A组(心功能Ⅱ级,n=124),B组(心功能Ⅲ级,n=74),C组(心功能Ⅳ级,n=54),应用尿酸氧化酶法测定血尿酸浓度,并分析患者心功能程度与血尿酸浓度的关系。【结果】A组患者血尿酸浓度为(338.3±87.9)μmol/L,高尿酸血症.(HUA)发生率为30.65%,B组患者血尿酸浓度为(406.5±123.1)μmol/L,HUA发生率为45.9%,明显低于C组患者的(489.4±173.2)μmol/L,59.3%(P〈0.01),且呈正相关。各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5),随心功能分级增高心衰加重,血尿酸水平越高(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越高。【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功能分级相关,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判定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B型尿钠肽(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 体肺分流性先心病41例.正常对照组20例.先心病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组16例.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13例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2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标本BNP、VEGF及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肺动脉压相关性.结果 先心病患者血清BNP、VEGF及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并且BNP、VEGF水平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754,P<0.001;r=0.641,P<0.001).结论 先心病早期虽未发生肺动脉高压,但已有炎症的激活,肺血管的重构.血清BNP、VEGF水平对于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的评估有一定意义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承花 《药物与人》2014,(6):142-142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急诊行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8侧高龄行桡动眯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随机分为2组,即: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包括曝光时间、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在内的手术相关指征。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行PTCA及支架术的简称治疗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简称诊断组,时照组患者中同样分为治疗组与诊断组,仅就治疗组而言,观察组的曝光时间、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断组而言,观察组的曝光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的曝光时间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急诊中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