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收治1例指骨骨软骨瘤,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儿,女,4岁。主因发现左手中指近节肿大1年,2011-12-12来院就诊。查左手中指近节尺侧可见局部隆起,触及“黄豆”大小质硬肿物,不活动,无压痛。X线摄片显示:左手中指近节指骨尺侧可见一骨性突起,附着处增宽,周围有硬化边缘,并见不规则透亮影,局部软组织肥大。X线诊断:左手中指近节指骨骨软骨瘤(见图1,2011-12.12摄片)。行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骨软骨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钉棒固定术中曲度矫正与术后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2006-01-2010-01月,回顾性分析9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A组行传统腰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手术。B组术中常规钉棒系统加压。C组术中C型臂透视下矫正腰椎曲度。对患者术后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内固定系统松动及断裂情况进行比较,应用VAS及ODI对下腰部及双下肢疼痛症状评分。结果三组术后腰椎曲度丢失及椎间隙高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C组无断钉脱钉断棒发生,A组发生率为10%,B组为6.1%。C组腰痛VAS及ODI评分改善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后路钉棒固定术中曲度矫正临床效果良好,明显恢复腰椎生理曲度、增加椎间隙高度恢复、降低断钉脱钉断棒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腰痛症状。  相似文献   
3.
李华  王立涛  靳宪辉  张庆胜  崔胜杰 《骨科》2011,2(4):201-203
目的 比较经椎板间隙潜行减压椎管成形术与腰椎全椎板减压后外侧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2009年2月,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间歇性跛行和下肢放射性疼痛.手术前均行腰椎过度屈伸位X线片和MRI检查,均无腰椎不稳和滑脱,结合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并确定减压范围...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2006年9月利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直及内固定物取出1例,术后效果良好。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9岁。因右肱骨髁上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1年半骨折愈合,肘关节僵直,屈曲受限入院。查体:右上臂肌肉萎缩,肘后及上臂后侧皮肤与肌肉粘连,肱三头肌萎  相似文献   
5.
骨膜移植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5年5月~1999年5月,采用骨膜移植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共70例,现将随访的6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1例,其中女性46例,男性15例;左侧30例,右侧31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35岁,平均41岁。全部病例均有髌骨后方酸痛,屈膝久坐或作下跪,下蹲动作时加重。查体髌骨内侧关节面压痛,髌股摩擦活动时疼痛或出现摩擦音。X线检查可见髌股关节间隙变窄,边缘骨刺形成及髌骨关节面粗糙硬化残缺。全部病例均接受非手术治疗半年以上,病情无缓解。手术方法患者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取仰卧位,驱血带驱血。取膝前外侧纵弧形切口,自髌上向下沿髌骨外…  相似文献   
6.
靳宪辉  李华  张庆胜  崔胜杰  代宏杰 《河北医药》2009,31(22):3087-308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的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治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78例,根据患者主诉致伤力能量分级、受伤机制、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选择手术方式,其中非手术治疗18例,前路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29例,后路减压椎管成型术21例,前后路联合减压术1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及术后1年随访时变化ASIA分值。结果非手术法术后随访1年时ASIA评分为(86±11)分,改善率70.77%;前路减压术术后随访1年时ASIA评分为(77±10)分,改善率62.58%;颈后路椎管成型术术后随访1年时ASIA评分为(76±12)分,改善率61.35%;前后路联合减压术术后随访1年时ASIA评分为(69±12)分,改善率52.82%。结论根据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患者的致伤力能量、受伤机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潜行减压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4月至2009年2月应用经椎板间隙潜行减压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59~77岁,平均为(66.3±2.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间歇性跛行和腰骶部疼痛。单纯腰痛合并间歇跛行的中央椎管狭窄24例,腰痛合并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存在下肢根性分布感觉、运动障碍的神经根管狭窄8例。手术需减压节段1~3节(1.6±0.8节),其中单纯L4减压4例,L5减压17例,L4~L5减压9例,L3~L5减压2例。采用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疗效评分。结果随访12~22个月,平均14.6个月。其中随访时间大于等于6个月者32例,术后1个月、术后1年腿痛VAS和ODI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结论采用经椎板间隙潜行减压是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喙突移植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方法:用喙突移植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21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28个月,优良率95.0%。结论:该手术简单,固定可靠,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背景:异体肌腱移植是目前修复肌腱缺损的理想方法,但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是其使用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目的:观察脱细胞处理的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移植修复兔跟腱缺损的疗效,以及其作为异种肌腱移植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将40只日本大白兔制作双后肢跟腱缺损实验动物模型后,随机均分为2组,脱细胞猪肌腱组用脱细胞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修复,自体肌腱组用自体肌腱修复,术后用3-0肌腱线改良HEMI-KESSLER法进行端端原位吻合. 结果与结论:①移植后2周内,脱细胞猪肌腱组与自体肌腱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测量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②两组移植后局部反应小,伤口一期愈合,屈踝功能恢复正常.③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肌腱缝合处胶原纤维相互衔接.结果说明脱细胞版纳近交系微型猪肌腱能成功修复兔跟腱缺损,且具有组织相容性好、移植排斥反应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23岁,主诉分娩后背部疼痛3个月,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于2004-01-20就诊,行MR和CT检查示:胸7椎体塌陷、骨质破坏,肿瘤超过椎体边缘,向周围组织及胸椎管内侵犯(图1A和图1B).患者于2004-02-06行胸后外侧入路肿瘤组织切刮植骨手术,但由于患者经济原因,没有使用内固定器械.病理报告证实其为骨巨细胞瘤1~2级(图1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