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腹膜后血肿多常见于股动脉穿刺,而股静脉穿刺所致巨大腹膜后血肿较少见。本文报告1例应用覆膜支架治疗由股静脉穿刺所致的腹膜后血肿。术后随访效果良好。提示应用覆膜支架治疗由静脉所致的巨大血肿可能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介入技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采用双介入技术治疗17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17例均超声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在剖宫产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置入,待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充盈球囊,剖宫产术后即拔出球囊及一侧导管鞘,12h后如无再次出血给予拔出另外一侧导管鞘,如有出血,给予急症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记录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球囊置入X线曝光时间,球囊置入照射剂量,子宫切除情况,对胎儿有无影响等.结果 17例髂内动脉球囊置入均成功;17例患者中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加部分膀胱修补术,1例再次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其余14例术后均无出血;球囊置入X线曝光时间平均为120 s(最长时间为200 s,最短时间为65 s),放射线剂量平均为20 mGy(15~35 mGy);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 600 ml(300~6 000 ml);所有胎儿术后均给予随访,至今未发现畸形等情况.结论 双介入技术不仅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术中出血量,同时大大降低了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气管支架治疗气管恶性狭窄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1月—2011年6月在局麻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应用气管支架治疗气管恶性狭窄的25例患者资料,其中6例置入Z型不锈钢支架,19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观察支架相关并发症。结果置入Z型不锈钢支架的6例患者中,所有支架置入后即刻完全扩张,2例出现支架移位,随访期中支架再狭窄3例,其中肿瘤增生性狭窄1例,黏稠痰液阻塞性狭窄1例,支架断裂伴肉芽增生性狭窄1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支架的19例患者中,术中无支架移位,2例即刻完全扩张,17例术后3天~3个月扩张完全,随访期内支架再狭窄2例,其中肿瘤增生性狭窄1例,肉芽增生性狭窄1例。所有患者术后呼吸困难即刻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气管支架治疗气管恶性狭窄有一定并发症,但仍是一种作用迅速、效果显著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溶血(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后溶血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3例患者,PDA最窄处直径分别为7.5mm、10mm和11mm,经静脉途径置入10/8、16/14mm直径AmplatzerPDA封堵器和18mm直径Amplatzer房间隔封堵器。结果: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7h、18h和55min发生溶血。分别采用手术、药物治疗及取出封堵器的方法,患者溶血均消失。结论:PDA封堵术后溶血的发生与术后残余分流有关,及时有效地处理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不同年龄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良  徐浩  张庆桥  祖茂衡 《当代医学》2010,16(35):650-65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20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45岁)和B组(≥45岁),比较两组危险因素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非骨科手术)因素A组明显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创伤及骨折、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等因素B组明显高于A组(P〈0.05);而长期卧床、下肢静脉曲张史、吸烟、饮酒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随着年龄增长其危险因素逐渐增多,中老年患者大多存在2个以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三维DSA(3D DSA)在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1例下腔静脉(IVC)闭塞情况复杂的布加综合征患者经二维DSA(2D DSA)后前位检查确诊后,加做3D DSA检查.由2名介入放射专业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阅读2D DSA和3D DSA图像以评价IVC解剖结构,并采用x2检验比较两者对血管的显示情况.根据2D和3D DSA检查结果施行IVC球囊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结果 所有患者3D DSA均能准确显示IVC闭塞端位置、形态、侧支血管开口及其空间位置关系,检出侧支血管起源于闭塞端9例;2D DSA能显示闭塞端位置、形态、侧支血管开口及其空间关系7例,检出侧支血管起源于闭塞端2例,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07和5.14,P<0.05).仿真血管内镜成像显示IVC内游离血栓3例、附壁血栓1例.全部患者均治疗成功,1例并发IVC破裂出血,无其他并发症.结论3D DSA在IVC闭塞的诊断中能提供有价值信息,对腔静脉闭塞型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9例高危PE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的经颈静脉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19例患者中,治愈10例、显效7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高达94.7%。治疗期间,除1例患者诱发继发性右心衰竭而死亡,其它患者均未发生肺动脉再梗塞或脑出血事件,所用治疗方法的临床安全性良好。经颈静脉肺动脉置管溶栓治疗高危PE的临床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中的指导意义及其局限性。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均进行DSA造影检查和3D—CTA检查。3D—CTA图像重建时分别采用最大强度投照(MIP)、表面成像(SSD)以及模拟内窥镜(flying through)等3种成像方法分别重建颅内血管三维图像。脑血管造影常规进行双侧颈内动脉及左侧椎动脉造影,必要时进行右侧椎动脉造影。结果 本组11例患者,DSA造影检查和3D—CTA检查各发现动脉瘤11个,各漏诊动脉瘤1个。DSA造影检查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4.3mm;3D—CTA检查MIP法测得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4.5mm,SSD法动脉瘤最大直径平均5.7[mm。结论 3D—CTA能够避免常规DSA造影检查时产生的影像重叠,但是三维重建后的影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检查方案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肝静脉阻塞之下腔静脉造影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静脉阻塞之下腔静脉造影征象及临床意义。方法:23例肝静脉阻塞患者,采用股静脉穿刺插管行下腔静脉造影,分析肝静脉开口征象并指导临床治疗(PTA和EMS)。结果:23例患者中,杯口征10例,指压迹征3例,盲袋征4例,未显示6例。采用腔静脉途径开通肝静脉14例。结论:识别阻塞肝静脉造影征象是介入治疗的关键。杯口征和指压迹征皆易开通,盲袋征和未显示者开通则较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