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及特治星初治对致病菌的清除效果,旨在为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80例,嘱患者于清晨醒后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美国BD Phoenix-100 system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照2010年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采集痰标本后、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尚未反馈结果前,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特治星)4.5 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q8h。治疗至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反馈结果,一般需要治疗5 d,其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换用窄谱抗生素。治疗5 d后再次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两次实验结果,评价其致病菌清除效果。 结果 80例痰标本中,59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3.75%,共检出病原菌12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占61.90%、革兰氏阳性(G+)球菌占25.40%、真菌占12.70%。亚胺培南主要对G-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而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等主要对G-杆菌的抗菌活性较低。所有G+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88.89%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特治星初治5 d后,对G-杆菌、G+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结论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对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的敏感性已降低,但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早期经验性用药阶段选择特治星具有较好的致病菌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与神经相关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40 mg,每天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卡波糖50 mg,每天3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相关生长因子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47%(34例/38例),对照组为60.53%(23例/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别为(45.88±4.06),(51.69±4.56),(44.12±4.09),(46.29±5.71)m·s-1;对照组分别为(41.16±3.83),(44.98±4.46),(39.52±3.19),(43.13±4.46)m·s-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人磷髓脂碱性蛋白(MBP)水平分别为(471.45±44.28)μmol·L-1,(11.15±1.18)pg·mL-1,(1.90±0.14)μg·L-1;对照组分别为(542.79±46.68)μmol·L-1,(18.21±1.92)pg·mL-1,(3.41±0.38)μg·L-1(均P<0.05)。试验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分别为(943.39±97.85),(4.87±0.58)ng·L-1;对照组分别为(755.94±70.11),(3.09±0.26)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出现腹泻1例,腹胀3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4例/38例);对照组出现轻度头晕1例,消化道反应2例,腹胀和轻度腹部不适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5例/3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与神经相关生长因子,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仇梦秋  王睿  沈雨莎  胡正刚  张宴斌  梁艳 《浙江医学》2023,45(18):2005-2009,2016
马查多-约瑟夫病(MJD)又称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SCA3),是常见的显性遗传性共济失调。临床表现多以共济失调为主,伴有眼球活动异常、构音障碍,以及锥体系、锥体外系和精神障碍等症状。近些年来,伴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长足进步,该病确诊数量正快速上升,但国内对该病研究报道不多。本文对MJD的疾病发现、神经遗传特征、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进行介绍,并着重对新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脑卒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常见的心理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脑卒中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并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1].笔者对PSD给予正规系统的心理评测并进行有效的药物和康复心理治疗措施,促进脑卒中的全面康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464例经CT、MRI证实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进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颈动脉壁的病变性质和颈动脉管腔的狭窄率,并与36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340例患者(73.28%)颈动脉颅外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与对照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总动脉;梗死灶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较对侧严重。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对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Wnt3a重组蛋白溶剂对脑梗死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30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10只为正常组,其余20只建立脑梗死模型,成功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Wnt3a溶剂组,各9只.Wnt3a溶剂组大鼠给予50 ng/ml Wnt3a重组蛋白腹腔缓慢注射6μl,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三...  相似文献   
7.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50例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宴斌  汪保孝 《中国药业》2013,22(8):102-103
目的评价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均给予吸氧、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抗凝、降颅压、降血压、降纤、改善脑循环代谢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L,均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两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4.00%,治疗组为96.00%,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对330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与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4周,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血清hs-CRP和血脂测定.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s-CRP水平和调整血脂水平而减轻脑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内科收治的80例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Epley手法复位治疗,治疗结束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后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治愈10例(25.0%),有效21例(52.5%),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治愈22例(55.0%),有效12例(30.0%),无效6例(15.0%),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疗效做秩和检验,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治疗鼻咽癌的重要手段,在病灶被控制的同时,放射区域及其远隔部位出现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颈动脉狭窄是放疗后一种迟发的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可以增加脑卒中的风险。本院收治的两例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