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讨论普外科护理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对20名普通外科护理人员进行预防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培训,比较实施培训前后出现不安全事件,分析针对普外科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实行的对策。结果:经过培训后,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出现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小于培训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不安全因素进行控制,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减少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和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 纳入自2021-01—2021-12完成的5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29例腰硬联合麻醉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照组29例腰硬联合麻醉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进入手术室静息疼痛NRS评分、区域神经阻滞完成20 min后静息疼痛NRS评分、体位摆放时疼痛NRS评分、超声阻滞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静息和运动状态疼痛NR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36、48 h静息和运动状态疼痛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需要曲马多补救镇痛患者比例、补救镇痛曲马多总用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大腿肌力下降发生率、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且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和髋关节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推注速率对三孔导管程控间歇硬膜外脉冲(PIEB)分娩镇痛阻滞平面和镇痛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三孔导管PIEB分娩镇痛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115例,年龄18~40岁,BMI 19~33kg/m2,ASAⅠ或Ⅱ级,宫颈扩张1~4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速组(n=59)和低速组(n=56)。两组镇痛药配方均为0.08%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首剂量给予12mL后接连200mL脉冲式镇痛泵。分别以400mL/h(高速组)和200mL/h(低速组)进行输注,两组均设置为每50min间断脉冲给药10mL,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给药8mL/次,锁定时间30min。记录产妇自脉冲给药开始后30min、1h、2h、4h、6h上感觉阻滞平面水平和VAS疼痛评分,并为每个平面匹配一个数值进行评分。记录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按压次数、平均每小时镇痛药使用剂量、爆发痛发生情况。记录低血压、改良Bromage评分、总产程时间、分娩镇痛满意度、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与低速组比较,高速组产妇感觉阻滞平面的分值在给药后1h、2h明显升高(P<0.05)。与分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胸壁神经阻滞(TTP-PECS)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自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6例行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TPVB组与TTP-PECS组,每组各43例。TPVB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联合TPVB阻滞。TTP-PECS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联合TTP-PECS阻滞。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阻滞范围、围术期药物使用量及镇痛情况、静息与运动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6 h,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TP-PECS组患者T2阻滞比例高于TPVB组,T6、T7阻滞比例均低于TPV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PECS组患者术中麻黄碱、阿托品、去氧肾上腺素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均低于TPV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PECS...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持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本院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软件将纳入病例分为CE组(n=60)和E组(n=60)。CE组行ESPB并置入导管,阻滞平面出现并固定后予持续竖脊肌平面外导管泵注0.1%罗哌卡因注射液6 mL/h;对照组行单次ESPB。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诱导前实施区域阻滞麻醉工作。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2、8、12、24、48 h静息和运动(咳嗽)时VAS疼痛评分;术后12 h内、48 h内静脉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48 h内舒芬太尼追加量;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首次下床时间及有无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E组术后2、8、12 h静息和运动(咳嗽)时VAS疼痛评分与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E组术后24、48 h静息和运动(咳嗽)时VAS疼痛评分均低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 h内PCIA按压次数两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