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尿路结石中含钙结石占多数,我院984例上尿路结石中,草酸钙结石占47.5%,如加上混合结石,则上尿路结石中含有草酸钙者可达91.6%。草酸钙结石的病因尚不清楚,术后复发率也高,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 国内已开展磁化水防治尿石症的实验工作,并对其作用原理也作了一些探讨。作者等1976年起曾应用乙二醇形成大白鼠实验性肾草酸钙结石,来研究磁化水对肾结石形成的影响,实验初步表明,饮用磁化水的大白鼠,无论在其形成的结石数量上或肾组织内草酸及钙的含量,都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生后10 min,因"哭声小,四肢肌张力减退"于2010年3月24日转入新生儿科.胎龄39+5周,出生体重2800 g,因胎儿窘迫剖宫产娩出,Apgar评分l min 8分,5 min 10分,10 min 7分.父母非近亲婚配,无家族史.入院体检:肌张力严重减退、不哭不动、刺激哭声低、四肢活动少、齿裂异常、上牙床宽厚向外突、高腭弓、小下颌、双腿胫部及足背皮肤凹陷性水肿,隐睾,见图1.患儿有明显的喂养困难,新生儿早期不吸吮,中期及后期吸吮力差,吃奶量少,体重不增,不睁眼.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均正常.血样送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前诊断中心,高分辨染色体检测也未发现高分辨率染色体有数目或者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3.
膀胱白斑是一种少见的膀胱粘膜病变,由于白斑与磷癌关系密切,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60年以来我们治疗9例膀胱白斑,其中男性1例,女性8例。年龄19~50岁。 7例表现为不同程度尿路刺激症状,2例为间断发生肉眼全程无痛血尿。9例尿常规检查均可见数量不等之白血球。2例尿培养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各1例)。膀胱镜可见局限性白色或灰白色雪片状物附着于膀胱粘膜上,多发生于膀胱颈部和  相似文献   
4.
凡具有创伤、失血失液、严重感染、休克等病史,在休克及血容量恢复后仍然少尿,经过大剂量利尿剂试验治疗尿量仍不增加者,临床即可诊断急性肾衰。诊断中必须与肾前性少尿及肾后性少尿鉴别。详细了解体液平衡状态,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及尿量的动态变化。尿量有成倍的波动常为肾前性或肾后性。完全无尿则多见于肾后性或肾皮质坏死。下述化验检查、输液利尿试验及必要的特殊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一、化验检查:急性肾源性肾衰主要病  相似文献   
5.
精囊囊肿较少见,囊肿合并结石国内未见报道。我们自1986年3月至1988年2月在50例经皮穿刺精道造影中(20例不育,30例血精)发现精囊囊肿4例,其中1例囊肿合并多发结石,以血精、射精痛、精液中结石为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患者,40岁。22岁结婚,有子女2人。9年前患右侧副睾炎,抗炎治疗1个半月后治愈。半年后出现射精时耻骨后、会阴部剧痛,向右下腹及右睾丸放射,同时排血性精液伴有大米粒结石。经服消炎药,精液转为乳白色,但阴茎勃起及射精时仍感隐痛。此后反复出现血精,并常伴射精时绞痛,精液有结石排出。9年来共排出米粒大到黄豆大多面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后尿道长段缺损的病人,经会阴切口,以游离包皮皮管一端与尿道断端吻合,另一端经尿生殖隔瘢痕切除,建立的通道套入膀胱,代替缺损的尿道。包皮皮管靠囊性支架管固定于通道创面,便于愈合形成尿道。治疗4例,随诊1.5~2年,效果良好。手术简单,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7.
报告经尿道输尿管肾镜取石60例,成功51例。对病例选择、操作技术、失败原因、术后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认为,此手术使大部分输尿管结石病人免行切开手术,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将成为泌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报告联合应用经皮肾取石(PNL)与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鹿角状结石8例。6例(75%)完全治愈。对联合应用PNL与ESWL治疗鹿角状结石的初步体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胎龄早产儿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 11 mg后血浆水平变化,探讨适宜的预防用药策略。方法将45例早产儿按胎龄分为2组,胎龄〈33周早产儿组25例,胎龄〉34周早产儿组20例,生后均静脉给予维生素K 11 mg预防量,应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原理检测用药24 h后血浆维生素K水平,同时测定Ⅱ因子活性。结果胎龄〈33周早产儿血浆维生素K水平明显高于胎龄〉34周早产儿[(232.149±101.311)ng/m、l(78.817±32.315)ng/m l,P〈0.05];胎龄〈33周早产儿Ⅱ因子活性低于胎龄〉34周早产儿[(45.62±10.32)%、(59.71±9.15)%,P〈0.05]。结论早产儿应用维生素K预防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应考虑胎龄因素,小胎龄早产儿静脉预防用药剂量不应超过1 mg。  相似文献   
10.
患儿,7岁。1988年11月11日以双侧隐睾收入院。患儿自出生即发现环绕躯干下部的凹陷皮肤深沟。1988年4月曾在外院行下腹部束带松解整形术。体检:双侧阴囊发育尚可,阴囊内及双腹股沟区未触及睾丸。经双侧腹股沟中点处,于髋部水平缠绕躯干一周圆圈状沟,深约1.5cm。背侧及双髋部皮肤束带深至骨骼,腹部可见陈旧手术疤痕。束带处皮下固定无弹性(附图)。束带以下躯干及双下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