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论治文献为起点,以现代医学认识为基础,用以因明病的方法命名,病毒性肝炎属于温病范畴。其病名为湿疫,发病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治当祛邪、调中并重,兼顾气血虚实。且一法为主,多法联用,并力避苦寒滋腻之品。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相关的免疫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几种微生物产生的免疫抑制剂。从发现时间、结构、作用机制等方面将各种免疫抑制剂作了比较,对其适应症、副作用等进行了阐述。大环内酯类、杂环类、直链类、芳香族类免疫抑制剂各有其特点,在治疗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组合式膜分离对银黄方水煎剂中有效成分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用于银黄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超滤和纳滤组合方式对银黄水煎液进行分离、浓缩,用HPLC法,以有效成分黄芩苷、绿原酸为检测指标,与水煎液相应成分比较,计算收率.结果:所得纳滤膜浓缩液有效成分收率黄芩苷84.12%,绿原酸91.30%;澄明度好.结论:膜分离方法用于银黄水煎剂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有效成分收率高、澄明度好,工艺合理、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4.
以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论治文献为起点,以现代医学认识为基础,用以因明病的方法命名,病毒性肝炎属于温病范畴。其病名为湿疫,发病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治当祛邪、调中并重,兼顾气血虚实。且一法为主,多法联用,并力避苦寒滋腻之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超急性期脑梗死16排螺旋CT扫描结果与临床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疑似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38例,均于发病后6 h内展开CT扫描与灌注成像,对CT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CT平扫30例未见明确病灶,8例为可疑脑缺血区;38例患者经CT灌注检查,发现灌注图中均有对应于临床症状的脑缺血区域。30例在头部CT复查中发现程度不同的脑梗死,脑梗死区域中rCBF、rCBV明显低于对照区域,MTT、TTP相有明显延后;缺血性暗带区rCBF明显低于对照区域,rCBV有轻度升高或正常,MTT、TTP有明显延后。结论16排螺旋CT扫描与灌注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68例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比较,观察其诊断准确率。结果患者早期肺癌诊断准确率为95.6%,相比较病理检查无显著差异(P〉0.05);多层螺旋CT在诊断中央型肺癌及周围型肺癌时误诊率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确诊率较高,然而在中央型肺癌诊断时存在一定缺陷,因此要结合多种诊断方式确诊,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复方中药银黄口服液有效成分膜分离工艺及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对复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有效成分黄芩苷、绿原酸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膜分离工艺条件。结果:所得口服液与水煎液比较,绿原酸和黄芩苷膜分离的转移率分别是96.82%,92.37%;正交结果显示加水量、加水点对含量有显著影响。结论:膜分离技术可用于复方中药银黄口服液的制备;影响膜分离效果的因素为过滤液的加水量及加水点,在一定范围内,加水点偏后及加水量较多时有效成分收率高。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83亿。人口老龄化导致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升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CT动态增强扫描定性价值.方法 2000年-2010年间,选择6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先常规扫描用于结节定位,再行薄层(3 mm~5 mm)平扫,后经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100 mL,对选定的结节中心行动态CT增强扫描,测量病灶增强前后的CT值.结果 肺内孤立结节体积越大恶性概率越高;短细毛刺及深分叶和锯齿状突起多见恶性肿瘤征象;CT值一般高于160 Hu为良性;肺炎性结节以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60 Hu,动态曲线呈持续上升型,肺癌性结节以轻~中度强化为主,净增值为20~60 Hu,动态曲线呈缓慢持续升高型,肺结核结节以轻度强化为主,净增值〈20 Hu,动态曲线呈平坦型.结论 肺内孤立性结节形态及动态CT增强扫描对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