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佟磊  李华  魏东  刘加元  张姚  王斌 《骨科》2016,7(6):398-402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采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的12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为25~57岁,平均为46.5岁.通过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的改善情况,并比较胸腰椎椎体后凸Cobb角矫正情况、融合情况、临床疗效等.结果 1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0~232 min,平均为21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0~2400 ml,平均为1600 ml.术中有2例患者出现硬膜撕裂,予以修补;1例患者术后切口浅表感染,经1周换药后,转归良好.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腰痛VAS评分平均分别为(8.08±1.00)分、(2.25±0.97)分、(1.41±0.51)分;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椎体后凸Cobb角平均为49.08°±11.79°、13.67°±4.23°、14.50°±3.99°.术后1周、术后1年的VAS评分、椎体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1年与术后1周椎体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张姚  麻亦柏  李华  徐崇峻 《现代养生》2022,(19):1704-1706
目的 探讨3D模型辅助CBL教学法在骨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骨科实习的61名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组间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具辅助CBL教学法、观察组应用3D模型辅助CBL教学法。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使用3D打印模型辅助CBL教学法后,观察组理论基础知识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3D打印模型辅助CBL教学法后,观察组教学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实习生的临床带教中,应用3D模型辅助CBL教学可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即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更优秀、对教学更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指导临床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2年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患者41例,详细记录医源性感染患者感染途径及感染性疾病的种类。结果共分析患者1 648例,其中发生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患者41例,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率为2.49%,其中检验科医护人员感染8例占19.51%,其他科室医护人员6例占14.63%,患者感染23例占56.10%,保洁员感染4例占9.76%;发生医源性感染的41例患者中18例为体液及粪便感染占43.90%,12例为血源性感染占29.27%,4例为化学试剂感染占9.76%,7例为其他途径感染占17.07%;发生医源性感染的41例患者中甲型肝炎感染12例占29.27%,乙型肝炎感染3例占7.32%,丙型肝炎感染11例占26.83%,戊型肝炎感染6例占14.63%,梅毒感染4例占9.76%,结核分枝杆菌感染5例占12.19%。结论检验科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各种医源性感染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改善检验科的工作环境,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处理,规范检验报告的清洁,防范和控制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感觉神经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20)即感觉神经移植保护组,对照组(n=20)即纯失神经组。第一阶段:对照组仅横断肌皮神经。实验组完成近端锁骨上神经和远端肌皮神经吻合。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术后6个月,实验组及对照组完成胸小肌运动神经分支与肌皮神经远端的吻合。第二阶段术后4周及8周内,分别测定大鼠理毛实验、运动单位电位、肌肉湿重、肌肉HE染色、运动终板染色计数等。结果实验组术后第4及8周运动单位电位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电流刺激敏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二头肌湿重恢复率、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运动终板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理毛实验于术后第2周时优势明显。结论近端感觉神经与远端运动神经端端吻合可有效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5.
张姚  谭琦  戴垠坤 《吉林医学》2022,(3):584-586
目的: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加味丹参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30只家兔,分为空白组、干预组[加味丹参饮+莱菔硫烷(Nrf2激活剂)]和单纯心肌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每组各有10只家兔,对比三组家兔的Nrf2-ARE信号通路指标,凋亡细胞数量.结果:干预组家兔的Nrf2-ARE信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病人的RDW结果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正常对照组和代谢综合征病人的RDW、MCV、HGB,根据结果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RDW为13.8±0.85%,代谢综合征组RDW为18.4±0.92%,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代谢综合征病人的RDW结果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微生物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以加强I临床医师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检验科微生物室分离的244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检测,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结果:244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ICU病房(32.18%),脑外科(19.54%),烧伤科(12.64%),呼吸内科(10.35%);标本以痰液为主(78.16%),其次为脓液(17.24%);药敏结果显示本院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西丁等耐药率为100%,其次为头孢呋新钠和头孢呋新酯(96.30%),头孢匹美(86.59%),左氧氟沙星(78.16%),头孢噻肟(77.91%),丁胺卡那霉素(77.11%),头孢他啶(77.0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0.73%),美罗培南(63.41%),亚胺培南(62.07%),头孢哌酮/舒巴坦(32.14%),耐药率最低的药物为米诺环素(28.00%)。大部分为多重耐药菌株(70.12%)。结论:本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非常严重,各临床科室应注重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加强预防和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鱼酱排毒合剂中鱼腥草、川芎、白芷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鱼腥草、川芎、白芷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均检出鱼腥草、川芎、白芷。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鱼腥草、川芎、白芷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细胞免疫表型在中枢神经白血病(CNS-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CD19/CD34/CD3/CD45、CD117/CD34/CD5/CD45、CD7/CD34/CD19/CD45、CD7/CD3/HLA-DR/CD45、CD20/CD10/CD3/CD45和抗-κ/抗-λ/CD19/CD45四色FCM检测92例患者的CSF标本中各类细胞的免疫表型,同时进行常规细胞计数及cytospin细胞离心染色形态学检查,比较FCM分析结果与常规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检查结果的差异.对5例CSF标本于2~4℃放置48h放置前后分别进行FCM检测,分析标本放置后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FCM分析92例标本中有33例发现异常,阳性率35.9%(33/92).确诊淋巴细胞肿瘤的患者60例,其中13例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CSF中查见CD19阳性原始细胞,4例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CSF中查见CD7阳性原始细胞,6例淋巴瘤患者CSF中发现限制性表达免疫球蛋白轻链的CD19阳性细胞;确诊为髓系白血病的32例,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CSF中发现原始B淋巴细胞,8例查见CD117阳性原始髓细胞.标本放置48h后再行FCM分析异常细胞明显减少,5例CNS-L仅2例发现原始细胞.细胞形态学分析共有25例发现异常细胞,其阳性检出率为27.2%(25/92).8例细胞形态学仅查见少量淋巴细胞而FCM分析发现异常细胞的标本其细胞计数均小于10×106/L.追踪2例ALL中枢浸润患者CSF分析结果,治疗过程中随CSF细胞减少,形态学分析结果先于FCM结果变为阴性,显示其敏感度低于FCM分析.结论 CSF的FCM分析有助于中枢神经白血病的诊断,其阳性检出率和准确性高于细胞形态学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