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46篇
临床医学   28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61篇
药学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宏滨  宋一平  张发惠  童讯  王和洪  刘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22):1691-1692,I0001,I0002
[目的]研究膝以下严重开放性创伤的修复。[方法]自1995年3月~2005年3月收治膝以下严重开放性损伤153例,Ⅰ期修复106例,Ⅱ期修复47例,7种内固定方法,11种皮瓣修复方法。[结果]153例中随访132例,时间6个月~5年,平均17个月,术后功能优良率85.7%,皮瓣成活率良好。皮瓣局部坏死25例,骨不连4例,慢性感染8例,骨髓炎3例。[结论]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皮瓣桥手术扩大了皮瓣的应用范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为膝以下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各种组织瓣的合理应用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带血管蒂跗骨瓣移位术修复踝及足部骨病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为治疗踝及足部骨质病损提供系列手术方式。方法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带血管蒂的骰骨瓣、内侧楔骨瓣、舟骨瓣和跟骨前外侧骨瓣移位术,以修复踝及足骨质病损。临床应用55例。结果 术后经l—10年随访48例,平均为4年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上述4种跗骨瓣均具有血管蒂位置表浅、解剖容易和手术安全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4.
下肢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腿和踝足部的损伤临床十分多见,尽管目前有多种修复方法,但与传统修复方法相比,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组织瓣能将近侧的供区组织带蒂转移至远侧受区,极大地改变了踝足创伤的修复重建模式[1~3].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设计阴部外动脉阴茎皮瓣转位尿道成形术提供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解剖观测阴部外动脉起始、行程;着重阴部外动脉阴茎支在阴茎的走行、分支分布。结果:阴部外动脉始于股动脉,外径1.8±0.4mm,伴行静脉1-2支,汇入大隐静脉。阴茎支可视为本干的延续,经耻骨结节两侧靠近阴茎,分别经2(10)点、3(9)点和1(11)点进入阴茎,多数分出背侧支、腹侧支分布阴茎皮肤。外径0.8±0.2mm。结论:阴茎皮肤血管恒定,以阴茎支为蒂,可在阴茎外侧或背外侧、腹外侧设计皮瓣,用于尿道成形术。术式已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为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吻合及其与尺、桡骨膜血管的关系。结果: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来自:桡侧副动脉皮支2~6支,外径(0.6±0.3) mm;骨间后动脉皮支6~9支,外径(0.7±0.3) mm;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皮支3~5支,外径(0.8±0.2) mm;尺、桡动脉腕背支皮支2~6支,外径(0.6±0.1) mm。尺骨中上段骨膜血管来自骨间后动脉的肌骨膜支6~8支,外径0.3~1.0 mm;骨间后动脉桡侧骨皮支与桡骨中段裸区骨膜血管吻合。上述支发出皮支、筋膜支、骨膜支和神经营养血管,形成皮神经干血管链以及深、浅筋膜和骨膜血管网。结论: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其远端蒂复合瓣,旋转轴点在腕关节平面,适宜手背远处的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7.
报道用骨间前血管腕背支骨膜瓣移位修复骨不连、骨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应用解剖学研究,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顺行移位修复尺、桡骨骨不连,逆行移位修复手舟骨、月骨不连与骨坏死。结果:临床应用19例,随访1年,在术后3~6月均达到骨愈合和骨坏死修复,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适合邻近骨不连、骨坏死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桡侧腕屈与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修复桡尺远侧及第 1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 ,分别对桡侧腕屈肌腱、桡侧腕长伸肌腱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 :桡侧腕长伸肌腱性部长 ( 17.8± 2 .6)cm ,肌腱的上、中、下段宽分别为 ( 13 .7± 3 .1)、( 5 .6± 1.1)和 ( 4 .6± 0 .5 7)mm肌腱的上、中、下段厚分别为 ( 1.5± 0 .5 )、( 2 .0± 0 .3 )和 ( 2 .4± 0 .3 )mm。桡侧腕屈肌腱性部长 ( 14 .3± 1.1)cm ,肌腱的上、中、下段宽分别为 ( 9.11.4)、( 5 .5± 0 .9)和 ( 4 .0± 0 .4) ,肌腱的上、中、下段厚分别为 ( 2 .4± 0 .6)、( 2 .2± 0 .4)和 ( 2 .6± 0 .5 )mm。结论 :采用桡侧腕屈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 ,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 ,适用于桡尺远侧关节或第 1腕掌关节脱位的修复 ,临床应用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带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的解剖及应用要点。方法 :在 2 5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 ,重点观测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的走行、分支、发出点和外径等。结果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阔筋膜张肌支上行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平面 7.1± 2 .3cm ,外径 1.2± 0 .8mm ,该支又分出 2~ 3支外径在 0 .3mm~ 0 .5mm的小分支从阔筋膜张肌后份进入肌质 ,上行至肌起始处达髂骨 ;其下行支发出点距髂前上棘平面 7.9± 1.8cm ,外径 1.3± 0 .8mm。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阔筋膜张肌支髂骨瓣具有手术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移位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成人上肢标本,将桡侧腕短伸肌腱分为上、中、下3部分,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桡侧腕短伸肌腱长度为(15.3±1.9)cm(10~22.5cm),其宽度:上段为(15.4±5.2)mm(5.3~23.8mm),中段(10.0±3.0)mm(4.2~18.5mm),下段(5.5±0.6)mm(3.7~9.6mm);厚度:上段为(0.6±0.3)mm(0.1~1.4mm),中段为(1.8±0.7)mm(0.7~3.0mm),下段为(2.1±1.2)mm(0.8~3.1mm)。结论:桡侧腕短伸肌腱部分转位有足够的长度以修复第一腕掌关节脱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