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羧甲淀粉钠溶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口服羧甲淀粉钠溶液,2~5岁患儿7 m L/次,6~8岁10 m L/次,9~14岁15 m L/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苓白术散,2~6岁患儿3 g/次,7~14岁6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规律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免疫指标和血清炎性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发热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g A、Ig G均显著升高,Ig E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免疫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 Ts)、降钙素(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IL-2和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炎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羧甲淀粉钠溶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儿童肾小管酸中毒(renal tubular acidosis,RT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婴幼儿RTA误诊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女,83 d,因反复发热2月余,呕吐、精神差4 d入院。病初就诊外院,查尿白细胞及痰血培养阳性,肺炎支原体抗体Ig M阳性,按支气管肺炎、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脓毒症治疗,发热无好转,入我院。查体发现发育迟缓,多次实验室检查示:代谢性酸中毒、高氯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尿p H持续5.5且尿白细胞阳性,遂诊断为远端RTA、泌尿系感染、高钙血症,予碳酸氢钠片、枸橼酸钾、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治疗5 d后体温恢复正常,复查尿常规正常,酸中毒及低钾血症纠正。结论婴幼儿RTA临床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于发热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及低钾血症表现的患儿应考虑到RTA的可能,及时行血气分析、尿液分析、氯化铵负荷试验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例曾误诊为肝损害及心肌损害的小儿PM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文2例年龄3岁9个月和3岁5个月,分别因咳嗽15 d以及乏力3个月,手脱皮1周,咳嗽3 d入院。查血清肌酶增高,诊断为肝损害及心肌损害等,给予相应治疗均无效,考虑PMD,行基因检测均确诊Duchenne型PMD。2例家属均要求出院,皆未给予治疗。结论小儿PMD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提高对该病认识和警惕性、发散诊断思维、认真进行鉴别诊断和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可减少或避免PMD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