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1b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患儿的效果及对血清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116例EB患儿,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 2组均连续治疗7 d。统计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潮气量(TV)及血清Eotaxin、CysLTs、ECP、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2组PEF、FEV1%、TV高于治疗前,血清Eotaxin、CysLTs、ECP、YKL-40、TGF-β1、CTGF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变化及补充维生素D治疗对患儿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A组,同时选择200例呼吸道感染的非支气管哮喘患儿、200名体检健康儿童分别设为B组与C组。观察比较A、B、C组的血清25-OH-D3水平的差异性;同时将A组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n=100)与对照组(n=100)。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维生素D治疗。观察比较A、B、C组血清25-OH-D3水平。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清25-OH-D3水平变化情况,且随访1年,观察比较2组的发作次数、发病严重程度及住院次数。结果A、B、C组血清25-OH-D3水平分别为(20.26±3.75)、(36.98±4.26)、(37.15±4.39)μg/L;A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低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25-OH-D3水平[(20.07±3.48)μg/L vs.(20.39±3.78)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25-OH-D3水平为(34.28±4.1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89±3.6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的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01±0.23)次vs.(2.23±0.54)次、(0.32±0.08)次vs.(1.03±0.24)次](P<0.05),发作重度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0.28±0.06)vs.(0.4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通过补充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提高患儿血清25-OH-D3水平,减少发作次数与住院次数,减轻发病时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朝上趋向,但由于高血压本身的复杂性,大多数患者需要终生服药和联合治疗,尽管效果显著,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长期用药的毒副作用等现象仍然存在,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具有稳定的疗效,显现了其独有的优势。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方法主要有:针刺单穴及多穴、艾灸、埋线、耳尖放血、针药结合、刺络拔罐配合针刺等。研究发现针灸疗法虽独具优势,但存在缺乏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远期疗效随访少、中医证候分型不一,纳入标准不够统一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变化趋势,同时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比较,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19-2021年ICU各类标本分离检出的病原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分离菌株2 088株,下呼吸道1 463株(占70.1%),血211株(占10.1%),中段尿115株(占5.5%)。2 088株分离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1 483株(占71.0%),革兰阳性菌527株(占25.2%),真菌78株(占3.7%)。革兰阴性杆菌中前四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中前三位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增长明显,超过8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接近和超过20%。自2020年开始,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呈上升趋势,占据第一位,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低于20%,...  相似文献   
6.
中心动脉压(CAP)是重要脏器血液灌注的根本,具有独立的更强的心血管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中心动脉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之间存在许多联系,中心动脉压是评价动脉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标志。由于近年来无创中心动脉压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关注中心动脉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就中心动脉压的测量方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选择304例EB患儿,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2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用药上加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5 d及治疗2 w后的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EOS)变化,观察两组体征症状消失时间,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随访半年后的复发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5 d及治疗2 w后的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水平,评价两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治疗5 d及治疗2 w后,两组患儿关于咳嗽症状积分、VAS评分及痰EOS的时间点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点与组间效应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咳嗽痰响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