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微生态制剂对乙肝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18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93例)在保肝基础上配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93例)在保肝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BV DNA转阴率73.12%,对照组59.14%,观察组乙肝病毒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4.3%,对照组12.9%,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微生态制剂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减少胃肠道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4岁.因发热1个月于2009年3月2日入院.查体:左腹部巨大实性包块,自肋缘向下延续,大小约20 cm×18 cm,光滑,无触痛.  相似文献   
3.
1999年3月至2003年6月,我院收治肾转移性鳞癌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毒蕈碱药物联合阿米替林和中药治疗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记录排尿日记,口服抗毒蕈碱药物、阿米替林片和中药制剂,疗程1个月,观察24 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每次排尿量、膀胱区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1周、2周和4周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与治疗2周、4周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31例症状完全消失,11例仍有轻微尿频,7例有轻微膀胱区憋胀,5例有尿道口轻微疼痛,但均能耐受。结论抗毒蕈碱药物联合阿米替林和中药可以有效治疗女性膀胱疼痛综合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重复肾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破裂误诊为泌尿系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资料女,51岁。因突发右腰部疼痛1周,低热5 d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腰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腹痛、腹泻及尿频、尿急、尿痛,未见肉眼血尿,无明显排尿困难。在当地医院住院,初诊为肾绞痛、泌尿系结石,给予静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汽化手术(TUVBt)后早期单次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2例浅表性膀胱癌随机分为单次灌注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常规行TUVBt.单次灌注组术后4小时内膀胱内灌注THP 60 mg(溶于40 mL注射用水),保留30分钟后排出.常规治疗组术后1周开始以THP 30 mg(溶于40 mL注射用水)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随后每月1次共10次.比较两组肿瘤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平均随访33个月,单次灌注组复发率9.59%,常规治疗组复发率8.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灌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96%,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TUVBt术后早期单次膀胱灌注THP可有效预防复发,疗效与常规治疗防范相似,且更安全.  相似文献   
7.
隐匿阴茎的外科手术矫治(附2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匿阴茎是一类以阴茎显露不佳和阴茎皮肤相对短缺为特征的先天性疾病,可引起龟头的反复炎症及尿流散射,因阴茎短小可致患者产生心理障碍,多数学者主张对隐匿阴茎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我院自2002年3月以来共收治238例隐匿阴茎并行手术矫正,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及腔镜碎石失败行开放手术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及腔道泌尿外科技术的发展,输尿管结石开放手术越来越少,但并未淘汰。本文通过对我院近3年输尿管结石开放手术的病例总结,分析开放手术的原因,并加以讨论,为选择正确的输尿管结石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至2005年4月我们收治双侧多囊肾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8例,采用上腹正中切口一期处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对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发现腹部肿物6d入院,无明显消化系和泌尿系症状,生命体征正常,消瘦明显,CT检查示左上腹腹膜后巨大肿物,未见左肾.按腹膜后巨大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腹膜后肿物,双肾于下极融合,呈马蹄状,肿瘤未超过马蹄状肾狭部.游离并切断肿物及马蹄肾狭部,缝扎右肾切缘,切断左侧输尿管,完整切除左肾肿物.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肾母细胞瘤伴片状坏死.诊断: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予放线菌素D加长春新碱化疗,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马蹄肾并肾母细胞瘤临床罕见,临床医师应提高认识,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