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在不同生理状态大鼠体内的吸收特性和转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建立同时测定THAA效应组分群绿原酸,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7个组分含量的液-质联用(UPLC-MS/MS)法,考察比较THAA效应组分群在不同生理状态大鼠不同肠段的累积吸收量,探讨其最佳吸收部位及转运机制,同时选择吸收较好的肠段,考察P-gp外排转运蛋白对THAA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正常生理状态,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6个组分在各肠段吸收顺序为十二指肠 > 回肠 > 空肠 > 结肠,其中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在十二指肠及回肠吸收更好(Papp均大于或等于0.2×10-4cm·s-1);绿原酸各肠段吸收顺序为回肠≥十二指肠 > 空肠 > 结肠,不过吸收均相对较差(Papp均小于0.2×10-4cm·s-1);同一肠段中各组分的吸收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炎症病理状态与正常组比较,THAA效应组分群在各肠段的吸收均有增加;其中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在十二指肠及结肠的吸收显著增加;绿原酸、牡荆苷、异牡荆苷在各肠段的吸收略有提高;效应组分群在各肠段的吸收顺序与正常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荭草苷等6个组分肠道吸收受外排转运蛋白P-gp影响显著,炎症病理状态下影响更为明显;绿原酸可能不是P-gp的底物,但在炎症病理状态时,可使其吸收参数PappKaP%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中上段是THAA效应组分群的主要吸收部位;荭草苷等6个主要特征效应组分可能是P-gp的底物,其肠吸收存在饱和性抑制现象,在体内的吸收机制可能不仅为单纯的被动吸收,还存在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等吸收特征;其中绿原酸在肠道中的吸收可能为促进扩散式。炎症病理状态下,各组分所表现的肠吸收动力学特性及机制与正常生理状态相似,不过肠吸收PappKaP%均有一定增加,提示炎症病理状态可能因机体内的菌群发生一定变化、因应激促进效应组分群吸收增加而使转运过程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三叶青地上部分药材;采用比色法测定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总黄酮含量;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7个效应组分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异荭草苷为内参物,同步测定7个效应组分的 HPLC一测多评法。结果 6批THAA供试品色谱,在与三叶青地上部分对照药材及混合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各组分分离良好;建立的比色法在9.63~57.79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1.120×10-2C-2.400×10-3,r=0.9995,3批THAA总黄酮平均含量为60.02%~60.32%。HPLC法测得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中绿原酸,荭草苷,异荭草苷,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异牡荆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64%、8.04%、6.61%、19.51%、2.03%、1.59%、4.03%;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中7个抗炎效应组分含量与外标法分别测定的含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法,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法以及7个效应组分HPLC含量测定法及一测多评法,可作为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内在质量控制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取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各给药组及空白组;给药组按0.3 m L/10 g最大给药体积,以0.75 g/mL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的最大浓度药液、0.67 g/mL闽产三叶青粗提物(粗提物)的最大浓度药液分组给药;空白组灌服0.3mL/10g蒸馏水.24h内灌胃给药3次,间隔8h,一次性口服灌胃给药,连续观察14 d,观察其急性毒性症状谱,记录小鼠累计死亡数及小鼠体质量变化.结果 T HAA、粗提物均无法得出半数致死量.观察期间各组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后解剖肉眼未见脏器异常;空白组与各给药组间的脏器指数评价及小鼠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A及粗提物的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分别为90.0,80.4 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60 kg人每公斤体质量日用量的360.0倍及321.6倍.T HAA及T HAA粗提物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固体纳米晶肠吸收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CORTECSTM UPLC-C18色谱柱(100 mm×2.1 mm, 1.6μm),乙腈(A)-水(含0.1%甲酸,5%甲醇)(B)梯度洗脱,建立同时测定大鼠在体肠灌流液中THAA固体纳米晶9个特征效应组分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比较THAA固体纳米晶、原料、普通颗粒剂中特征效应组分群在大鼠不同肠段的累积吸收量、最佳吸收部位及可能的转运机制。结果:大鼠在体肠灌流液中效应组分群的定量分析方法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可用于肠吸收动力学研究;固体纳米晶保留了THAA效应组分群的肠吸收特性,十二指肠、回肠为最佳吸收部位;新绿原酸、绿原酸的肠吸收机制可能是促进扩散过程;异荭草苷-2’-O-鼠李糖苷、牡荆苷-2’-O-鼠李糖苷、异牡荆苷-2’-O-鼠李糖苷可能是被动吸收过程;荭草苷、异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在高浓度时吸收可能存在饱和性抑制现象,存在被动吸收过程及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固体纳米晶组效应组分群在各肠段的表观吸...  相似文献   
5.
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体内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体内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低、中、高剂量的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抗炎作用实验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并以醋酸泼尼松为阳性药、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急性炎症模型并以醋酸地塞米松为阳性药、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慢性炎症模型并以醋酸地塞米松为阳性药,镇痛作用实验以化学刺激法(扭体法)及热刺激法(热板法)并以罗通定为阳性药。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及粗提物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依次为P < 0.05,P < 0.01,P < 0.05),耳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2.86%,38.79%,20.62%;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及粗提物组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 0.05或P < 0.01);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及粗提物组均能显著减少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慢性炎症模型中大鼠肉芽肿的重量(依次为P < 0.05,P < 0.01,P < 0.01,P < 0.01),其抑制率分别为28.12%,46.41%,59.58%,44.50%。与模型组比较,在60,90 min,提取物高剂量组能有效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延长率(P < 0.05,P < 0.01),痛阈值延长率最高达65.58%;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及粗提物组能有效抑制醋酸致痛的小鼠扭体次数(依次为P < 0.05,P < 0.01,P < 0.05),小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依次为P < 0.05,P < 0.01,P < 0.05),扭体次数明显减少(依次为P < 0.05,P < 0.01,P < 0.05),镇痛抑制率最高达51.80%。结论 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内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薏苡仁油的总酯量测定和薄层色谱鉴别以及气相色谱含量测定法。方法采用容量滴定法测定薏苡仁油的总酯量;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薏苡仁油中的特征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经油酸和亚油酸经衍生化处理,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物按内标法计算油酸及亚油酸含量。结果薏苡仁油中总酯量以甘油三酯计,均不低于95%;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油酸甲酯在0.0544~1.0872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92%(RSD=1.24%,n=6),亚油酸甲酯在0.0415~1.0508 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2.23%,n=6),3批薏苡仁油中油酸含量分别为59.59%,58.29%和58.67%,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5.17%,24.31%和24.77%。结论建立的薏苡仁油总酯量测定法、薄层色谱鉴别法及气相色谱(内标法)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有效用于薏苡仁油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的肠吸收特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肠吸收液中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特征药效成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含量的液-质联用(UPLC-MS)分析法,比较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与原料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在大鼠不同肠段的累积吸收量,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大鼠空肠段的吸收过程,探讨其肠吸收部位及机制。结果: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特征药效成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90 min时的累积吸收量由多到少依次是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和结肠;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在高、中、低剂量下空肠的累积吸收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相关系数r>0.95,且随着药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Ka均增加,符合一级药动学过程;在等剂量给药下,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中新橙皮苷和柚皮苷的累积吸收量约是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的1.6倍。结论: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在全肠道均有吸收,小肠的上中段为最佳吸收部位,新橙皮苷和柚皮苷吸收可能为被动吸收循环入体,制成的玳玳果黄酮降脂滴丸可显著改善提取物在肠道的吸收,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特征图谱整体性表征中药组分群的优势,研究玳玳黄酮滴丸药效组分群的体外溶出行为,评价组分群的同步释药情况。方法建立HPLC特征图谱法及特征活性成分测定法,并采用转篮法评价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在4种不同p H值溶出介质(p H 1.2的盐酸溶液、p H 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 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和蒸馏水)中的溶出度及释药特性,分别运用单指数方程模型、威布尔方程模型、对数分布方程模型拟合溶出曲线。结果玳玳黄酮滴丸特征图谱中的9个共有峰成分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f2)均大于50,且特征药效成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溶出曲线的f2为94.86,表明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具有相似的溶出曲线及同步释药特性,特征图谱的9个共有峰活性成分组分群较符合威布尔方程模型的溶出机制。结论所建立的基于特征图谱评价中药有效部位制备的玳玳黄酮滴丸组分群的溶出及同步释药特性的方法可行,为提高其内在质量评价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9个效应组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评价THAA固体纳米晶血药浓度、药动学特性及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UPLC-MS/MS,CORTECSTM UPLC-C18色谱柱(2.1 mm×100 mm,1.6μm)...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9):1126-1129
目的 考察鹅不食草油鼻用微乳温敏凝胶剂对大鼠鼻腔黏膜的刺激作用及主要脏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空白微乳温敏凝胶组及鹅不食草油鼻用微乳温敏凝胶组,考察大鼠鼻腔给药后鼻黏膜及主要脏器形态学结构变化,评价鹅不食草油鼻用微乳温敏凝胶的初步安全性。结果 大鼠鼻黏膜组织切片显示各组的鼻中隔软骨上均有完整纤毛和正常的黏膜细胞存在,未见明显的血管充血现象,也均未见明显的黏膜、组织细胞坏死、脱落及出血现象;主要脏器组织切片图结构显示大鼠鼻腔给药后与空白对照组及空白微乳温敏凝胶组一样均未见组织细胞结构病变、水肿、坏死等变化。结论 鹅不食草油鼻用微乳温敏凝胶释药系统对大鼠鼻黏膜无明显刺激性,对主要脏器未见明显损伤,提示其应用具有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