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9月在我院行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疾病态度情况及健康行为情况变化。结果基线期,两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疾病态度情况及健康行为情况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疾病态度情况及健康行为情况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使得患者疾病态度更加倾向于积极,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药学服务在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对照组和药学服务组,常规对照组采用传统医护模式,药学服务组除接受传统的住院医疗服务外,由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及药物治疗管理,出院后每2个月进行一次药学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用药种类、用药数量、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反应例数和脑卒中复发例数的差异,以及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的血压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240例患者,剔除失访和自然死亡患者共10例,最终纳入230例,两组各115例。出院6个月后,药学服务组的用药依从性要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用药种类、用药数量、药品不良反应和脑卒中复发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学服务干预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要显著低于干预前(P <0.05)。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院内和院外药学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协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D.P与奥美拉唑静脉点滴相邻发生药物反应。方法对本院近期发生1例F.D.P与奥美拉唑相邻发生药物反应进行观察。结果在F.D.P与奥美拉唑静脉点滴相邻静脉点滴时需要用生理盐水冲管。结论通过学习减少F.D.P与奥美拉唑静脉点滴相邻发生药物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经典的经皮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手术路径为经股动脉穿刺。我科2005年1-7月开展经右桡动脉穿刺进行冠脉介入诊断(CAG)和治疗(PCI)22例,与同期进行的经股动脉路径手术病例21例相比较,发现桡动脉路径有穿刺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早期可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行右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61.2±10.0)岁。并发皮下淤血2例,其中CAG20例,PCI2例,除1例因为锁骨下动脉高度迂曲,造影不成功外,其余21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95.5%。2.方法。穿刺侧上臂外展7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护理沟通对心肌梗死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非语言性护理沟通服务。结果:观察组QOL-30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语言性护理沟通对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中疼痛的评估方法,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评分法,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口述疼痛程度分级评分法.认为正确评估疼痛,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对患者生理、心理的健康及疾病的转归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2004年1月~2005年3月,我院对1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应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5例,30~71岁。原发败血症10例,急性胰腺炎3例,急性重型病毒性心肌炎2例。合并休克8例,急性肾功能不全12例。均符合MODS诊断标准。1.2方法均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接受CVVHD治疗3~18d,每天平均透析12h。2结果本组痊愈或过渡到病情稳定阶段9例,死亡6例。接受CVVHD治疗后,均获得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的好转。3护理3.1心理护理行CVVHD治疗的MODS患者常合并…  相似文献   
9.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致上肢血肿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动脉介入治疗(TFI)术后需长时间卧床,局部并发症较多,相比之下,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具有术后不需要卧床,局部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的特点。所以,TRI变得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欢迎[1]。但随着TRI在各级医院的开展,其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其中上肢血肿为较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介入科静脉留置针使用有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0月我院介入科室内以自愿自发方式组成QCC小组,共10名圈员,选定"提高介入科静脉留置针使用有效率"为活动主题,将2016年3—9月QCC活动开始前我院介入科收治的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QCC活动开始后我科收治的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开展QCC活动,比较QCC活动前后圈员自我能力,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一次性成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患者依从率、留置针并发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无形成果:活动后圈员在QCC手法运用、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凝聚力、活动信心、责任荣誉及品管执行力方面评分均较活动前提高(P 0. 05),有形成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 0. 05),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一次性成功率、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0. 05),非计划性拔管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留置针并发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介入科静脉留置针患者中可改善留置针使用情况,减少并发症与不良事件,提升圈员能力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