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和柴胡注射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方法:用细胞培养法,采用Vero细胞先感染病毒2h后给药法观察细胞病变(CPE),结果:当100μg/ml的Ara-AMP和1000μg/ml的柴胡注射液联用时,对RSV的抑制呈最大协同作用,当3.125μg/ml的Ara-AMP与31.25μg/ml的柴胡注射液联用时则呈最小协同作用。两药联用的治疗指数(TI)为16,部分抑制浓度(FIC)指数为0.5,小于0.75,结论:联用Ara-AMP和柴胡注射液对RSV的抑制呈显著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甲泼尼龙(MP)联合顺尔宁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的疗效和治疗前后诱导痰细胞学的变化.方法 将64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联用MP和顺尔宁治疗,对照组32例用地塞米松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同时分析治疗组用MP和顺尔宁联合治疗前后的诱导痰细胞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均<0.01).经MP和顺尔宁联合治疗后,治疗组的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P均<0.001).结论 MP和顺尔宁联合治疗重症毛支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同时对其诱导痰细胞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柴胡注射液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在细胞培养中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培养法,采取Vero细胞先感染病毒2h后给药法,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CPE)。结果:柴胡注射液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病变程度有显著差异,柴胡注射液抑制RSV的最大无毒浓度(TD0),半数有效浓度(IC50),最小有效浓度(MTC)和治疗指数(TI)分别为1000μg/ml,500μg/ml,250μg/ml和4。结论:柴胡注射液具有明显抑制RSV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氧驱动吸入对喘息型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06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60例喘息型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布地奈德混悬液2ml,复方异丙托溴铵2.5ml氧驱动吸入,每日2次。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其退热时间,喘息及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氧驱动吸入辅助治疗喘息型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柴胡注射液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柴湖注射液在细胞培养中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培养法,采取Vero细胞感染病毒2小时后给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情况。结果:柴胡注射液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病变程度有显著差异,柴胡注射液抑制RSV的最大无毒浓度,半数有效浓度,最小有效浓度和治疗指数分别为1000μg/ml,500μ/ml,250μg/ml和4。结论柴胡注射液具有明显抑制RSV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廖传胜  柴万新 《当代医学》2011,17(25):119-120
目的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方法对68例婴幼儿CMV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气促、气喘伴或不伴有发热、腹泻;68例患儿血CMV-IgM均阳性,均伴有肝功能损害,其中伴心肌损害25例,合并肺炎支原体IgM阳性10例;双肺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56例,见小片状阴影或斑点状影12例;腹部B超示肝脏肿大60例,脾肿大6例。所有患儿均予更昔洛韦抗病毒综合治疗,显效5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7%。结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MV-IgM抗体结合临床和其他实验室检查可提高CMV肺炎的诊断,及时予以更昔洛韦治疗,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总结2001~2004年佛山市顺德区3种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方法婴儿出生72h后取足跟血3滴,滴渗在专用的筛查滤纸片上,测定相应的血生化指标,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苯丙酮尿症(PKU)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结果共筛查新生儿47806例,确诊CH患儿26例,发病率为1/1839;确诊G-6-PD缺乏患儿1935例,发病率为4%,暂未发现PKU患儿。23名CH患儿得到早期治疗,智能发育均正常。全部G-6-PD缺乏患儿接受科学养育指导。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能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防止智力低下或溶血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廖传胜  柴万新 《吉林医学》2013,(36):7588-7589
目的:检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的微量元素水平,同时研究补锌治疗对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和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其进行血清微量元素测定。随后将60例毛细支气管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常规方法治疗,补锌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治疗1周,分别观察两组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中铜、锌、铁、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经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治疗1周后其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微量元素缺乏,需及时补充,补锌治疗可减轻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连学刚  廖传胜  唐志红 《吉林医学》2012,(34):7401-740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收集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1例(观察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9例(对照组),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lgM(MP-lgM)。结果:观察组患儿MP-lgM阳性率为5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29±1.51)d,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是引起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病原之一,哮喘发作患儿常规检测MP-Ab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病毒唑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在细胞培养中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作用。方法:用细胞培养法,采用Vero细胞感染病毒后2h给药法、观察细胞病变(CPE)。结果:当病毒感染最小于或第于100TCID50时,病毒唑组无CPE,而病毒对照组有25%-75%的CPE。病毒唑抑制RSV的最大无毒浓度(TD0),半数有效浓度(IC50),最小有效浓度(MTC)和治疗指数(TI)分别为100、50、25μg/ml和4。结论病毒唑在细菌培养中确有显抑制RSV的作用,这为春治疗RSV感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