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浅谈《医学生物学》理论课中的启发式教学康朝英(西安医科大学710061)作为医学基础的医学生物学,如何将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将生命科学领域内的新成就、新进展结合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取决于很多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分离分析和多基因阈值理论法,分析了沙依瓦克病的遗传方式。结果表明本病的遗传分离比率为0.3404,加权平均遗传度(率)为182.72±19.50,作者认为沙依瓦克病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与多基因遗传方式不符。  相似文献   
3.
雪莲黄酮总苷对染色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莲 (SaussureainvolucrataKaretKirexMaxim)是菊科青木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国新疆分布较广。民间多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宫寒腹痛等症 ,具有抗炎的功效。国内外对雪莲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已有一些研究[1,2 ] 。但是关于雪莲黄酮总苷的细胞遗传学效应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用丝裂霉素C(MMC)作为染色体诱变剂 ,研究雪莲黄酮总苷对MMC诱导的染色体畸变、微核率以及姊妹染色体互换 (SCE)频率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取材与分组 采集 3例健康人员静脉血 ,每例血样设3组平行组…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用人体全血培养方法,比较研究了由MMC诱导的淋巴细胞微核率和人体外周血细胞中SOD活性及MDA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微核率、MDA浓度与MMC剂量之间呈正相关,而SOD活性与MMC剂量呈负相关;微核率与MDA浓度呈正相关,而与SOD活性呈负相关;SOD活性与MDA浓度之间呈负相关,故认为自由基在微核形成过程中的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丝裂霉素C诱导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丝裂霉素C诱导淋巴细胞微核形成的相关研究黄辰,康朝英,陈萍,宋土生,倪磊,康新勤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测试法是常用的遗传毒理学方法之一,关于微核形成的机理研究,鲜见报道。我们应用丝裂霉素C(MMC)处理人体外周血,研究其在诱导淋巴细胞微核形成过程中,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