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庞瑞霞  宋志平 《职业与健康》2008,24(21):2295-2296
目的了解河北省沧县麻疹的流行规律和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沧县86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县2年内报告麻疹86例,总发病率12.92/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6.46/10万。2007年比2006年发病上升了9.76%,2年内无报告死亡病例,无暴发流行。2年内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3—6月和12月为主,占83.72%。年龄以1岁以内和15~30岁为主,占60.47%。在地区分布上,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农民为主,占91.86%。结论沧县麻疹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呈波浪式散在发生,无暴发流行。发病年龄呈双向移位。因此,在做好基础免疫接种的同时,应加大1岁以内和大年龄组的麻疹监测和免疫接种、复种、补种工作,以提高整个人群的麻疹免疫抗体水平,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及时掌握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06~2008年人群蛔虫平均感染率为0.37%,3~12岁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3.35%,女生较男生高2.67倍,土壤标本未检出土源性线虫虫卵。结论沧县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仍保持较低的感染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坚持采取药物驱虫,落实改水、改厕等各项综合防治措施,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向  庞瑞霞 《中国医药》2010,5(5):395-396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模式。方法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68例,依据高血压严重程度分级、高血压并发靶器官和/或功能损害、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和/或功能损害及生活自理程度等影响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诸多因素,按病情把患者分为I~IV级,根据每级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和护理计划。结果高血压治疗率达100%,总控制率112例(67.1%)。I、II级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达112例(87.5%),Ⅲ级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达15例(71.7%)。IV级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达6例(32.5%)。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作为一种尝试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免疫介导的慢性炎性反应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致残率高等特点[1],许多患者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仍不能缓解,此时采用免疫净化治疗可直接清除自身抗体[2]和能引起组织损害的免疫复合物,有效缓解患者症状.而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可选择性的清除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等大分子致病物质,不用补充血浆等[3],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2005年10月-2007年8月,本院对86例RA患者在正规用药的基础上行DFPP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你农村地区土源性线虫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监测方案》要求,2009~2011年连续、系统地开展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人群线虫总体便检阳性率为0.51%蛔虫感染率为0..29%,3~12岁儿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2.62%,土壤标本未检出土源性线虫虫卵.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检测点采取药物驱虫,落实改厕等各项综合措施,使土源性线虫病处于低水平流行.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2月应用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RA)患者2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沧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汉坦病毒携带状况,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开展宿主动物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 1998-2009年居民区鼠密度波动在(0.52~5.19)%之间,鼠带病毒率在(0~27.91)%之间,宿主动物构成以褐家鼠为绝对优势鼠种,占83.03%,其次为小家鼠12.88%,大仓鼠和黑线姬鼠分别为3.61%和0.47%。结论褐家鼠是沧州市HFRS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采取以消灭住区褐家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可以有效控制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沧县2006-2007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瑞霞  宋志平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669-1671
目的了解和掌握沧县各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更好地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沧县2006-2007年各类传染病疫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沧县2006--2007年无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4932例,平均年发病率为370.61/10万。死亡11例,死亡率1.65/10万,病死率0.22%。发病前5位的疾病是肝炎、肺结核、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分别占发病总数的54.44%、17.78%、7.34%、7.34%、5.54%;前5位合计占发病总数的92.44%。沧县19个乡都有病例发生,2006年发病最多是杜林228例,占9.47%;2007年发病最多的是风化店乡,219例占8.68%。年龄分布:主要是11~30和50岁以上年龄组最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7.92%和24.49%,性别分布:男性多于女性,分别占61.29%和38.71%。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占80.70%。传播途径:以血源和性传播性疾病最多,占54.97%;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占29.16%。结论沧县应加强控制法定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防治工作重点应放在肝炎和肺结核的控制管理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