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7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予以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连用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的变化,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血清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t =3.78、3.06、2.86、2.46、2.21、2.23,均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t=2.41、2.22、2.18,均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5.71%)(χ^2=6.44,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TIMP-1水平和MMP-9/TIMP-1比值,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破坏和修复失衡,从而抑制气道慢性炎症,延缓或逆转气道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新技术与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们在手术全麻唤醒状态下,通过术中B超、神经导航定位病灶,直接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结构,并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切除病变。结果:经过治疗,102位患者唤醒良好,手术中92例患者定位出运动区,定位出语言功能区皮质的患者有55,定位出感觉区的患者有20例。结论: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三项新技术:全麻术中唤醒技术、术中直接电刺激和术中脑超声技术;在做切除胶质瘤手术中,综合使用这些技术能做到最大限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变。保护患者的脑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和Ommaya管置入术在治疗囊性胶质瘤中的应用技巧。方法:对我院从2012年到1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囊性胶质瘤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每组中都有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钻孔引流联合Ommaya管置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钻孔引流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明显,钻孔引流联合Ommaya管置入术发挥重要治病作用,二者比较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于囊性胶质瘤患者治疗中,采用钻孔引流和Ommaya管置入术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同时也是一种极为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创始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给予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T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PTC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实施经口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OETVA),研究组实施经颏下前庭入路ETS,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下唇麻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出院时,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患者给予经颏下前庭入路ETS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CT在神经科临床的广泛应用,使自发性脑内出血能得到准确及时的诊断.桥脑出血的发病率为5.6~22%,尸解发现略高于CT的所见。我科在1989年3~4月收治经CT证实的桥脑出血4例,占同期脑出血的5.6%,现将其临床和CT表现作若干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6.
胰岛细胞瘤临床较为少见,由于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现将一例长期误诊为癔病的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58岁,住院号287807。自1981年冬反复发作,晨起突感头晕,唇周及四肢发麻,全身出冷汗,眼睛发黑,进食后缓解。两年后上述症状加剧,曾一次清晨突然出现躁动不安,情绪异常,持续一小时,服糖水后好转。入院前一直按“癔病”治疗无效,于1984年4月24日入院。内科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检验及心电图均正常。1984年4月24日行OGTT及胰岛素测定(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一起学校甲型肝炎爆发的情况及原因.以便为预防类似疫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整表,对学校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的血清血做IgM测定。结果本次疫情爆发总患病人数为62例,罹患率4.18%。初中部、高中部患病率分别为5.17%,0.33%。结论:疫情未及时报告是导致本起甲型肝炎爆发的主要原因,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甲型肝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其他吻合术式比较,探讨“悬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5月本院78例因恶性肿瘤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式、相关临床信息与预后。将78例患者按胰肠吻合术式分为A组(20例):吊式胰管-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组;B组(42例):胰管空肠端侧黏膜-黏膜吻合组;C组(16例):其他胰肠吻合法三组,比较不同方式的胰肠吻合手术术后胰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悬吊式”胰管一空肠端侧连续缝合吻合术明显降低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103例病例经过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其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47例共53条患肢,分别采用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胭静脉肌袢成型术进行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56例共71条患肢,分别采用曲张浅静脉剥脱或腔内激光治疗,病人随访时间为2个月~8年。结果: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良好者38条,轻度肿胀2条,经彩色多普勒检查,1例有轻度返流;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水肿消退,无坠胀感,无瘙痒,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腔内激光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效果满意,但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的60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总结分析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