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50岁,因食欲减退、乏力、消瘦半年于2004年5月18日入院,半年来多次查肝功能均示转氨酶增高,乙肝两对半示HBsAg(-),HBsAb(-),HbeAg(-),HbeAb( ),HbcAb( ),HBv-DNA(-),HCV-RNA(-),HEV-RNA(-),HGV-BNA(-).按慢性肝病(病因未明)给予保肝、降酶等处理,效果欠佳.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口腔溃疡"病史3年.入院时查体,BP 120/70 mmHg,心肺腹未见异常,四肢关节无红、肿、畸形、活动障碍.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肾功能正常.肝功能示,ALT 120.2 u/L、AST140.9 u/L、GGT 772 u/L、ALP 613 u/L、TBIL 38 μmol/L、DBIL 19.6 μmol/L、IBIL 18.4 μmol/L.血清蛋白电泳示,A 50%、a12.1%、a2 6.4%、β 10.7%、γ 30.8%.免疫球蛋白示,IgG 19.16 g/L、IgA 2.26 g/L、IgM 3.25 g/L、ESR 98 mm/h、RF-IgA(-)、RF-IgG(-)、RF-IgM(-),抗环瓜氨酸肽抗体IgG(-),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Sm抗体( ),抗SSA抗体( ),抗Ro-52抗体(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腹部B超示,脾肿大、左肝增大.腹部CT示早期肝硬化、轻度脂肪肝.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给予口服强的松50 mg/d及保肝药物治疗1个月,以上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以进一步加强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患者各72例,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感染、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结果丙型肝炎的输血感染占比率较乙型肝炎明显高(P〈0.05),丙型肝炎症状大多轻微或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肝硬化的发生率较乙型肝炎明显高(P〈0.05)。结论血液传播是引起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丙型肝炎的预防极为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出现时间与血尿淀粉酶、脑脊液、脑电图以及颅脑CT变化的关系.方法 根据1992年亚特兰大国际胰腺病会议制定"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定义和中华消化学会胰腺病学组2003年上海会议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作为诊断标准,并排除Wernicke脑病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例胰性脑病中,合并消化道出血16例,胸腹水14例,ARDS 3例,感染性休克2例,低钙血症10例,胰周脓肿2例,中毒性心肌炎9例,并发症发生率占86.3%;始发病因以胆源性疾患居多,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中位时间为8 d;PE组72 h BA、PEBA水平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胰性脑病发病高峰期多为病发后1周内,常与其他并发症并存;病人症状为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幻觉及昏迷等;但脑脊液、脑电图及颅脑CT均正常;血中淀粉酶增高是PE发生的关键环节,其它并发症是促发因素;及时采用药物控制PLA2的释放及胰腺实质的广泛坏死,对于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抢救成功率,减轻胰性脑病发生,降低死亡率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复方丹参、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泵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及清胰汤鼻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尿淀粉酶,血钙等生化指标检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 (1)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19.23%的痊愈率和80.77%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经过治疗,所有患者血淀粉酶水平降低,血钙水平升高,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尤以治疗后3~7d更为明显;(3)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P<0.05);(4)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清胰汤、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减轻胰腺损伤,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率和病死率,疗效优于生长抑素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5.
亮菌甲素治疗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索亮菌甲素治疗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71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全部病人均给予常规保肝,调节免疫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5例加用亮菌甲素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对照组36例用茵栀黄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69.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经用药后ALT、AST、血清总胆红素(TB)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亮菌甲素治疗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的利胆、退黄及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功能、血脂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3例患者按SAS软件生成,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非药物干预。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3次/d;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茵陈五苓散内服,1剂/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腹部CT和B超检查;检测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肝/脾CT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疗效优于对照组(Z=1. 955,P 0. 05);观察组患者腹部CT疗效优于对照组(Z=2. 002,P 0. 05);观察组患者腹部B超疗效优于对照组(Z=1. 961,P 0. 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NAFLD患者的肠杆菌、葡萄球菌均明显增多,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明显减少(P 0. 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杆菌、葡萄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均多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加味茵陈五苓散能保护NAFLD的肝功能,调节脂代谢,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状态,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临床上治疗NAFLD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输血后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1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39例输血后丙型肝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均抗HCV阳性。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者29例(74.4%),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者14例(35.9%)。结论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基本相似,但起病相对隐匿,病情相对较轻。未见潜伏期的长短与病人病情的轻重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胰腺癌诊断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漏诊、误诊原因。方法 通过对60例经过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和病理活检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术前误诊21例(30%),漏诊12例(20%),误漏诊率(50%);STB增高27例、BS增高46例、CA199增高43例、CA125增高36例;胰腺癌与难治性糖尿病、血糖持续增高、总胆红素、CA199、CA125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癌TNMⅢ期32例,81%病人有血糖、总胆红素、CA199、CA125增高,P〈0.05;肿瘤转移与血糖、总胆红素、CA199、CA12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胰腺癌早期症状和体征的认识,并采用B超、CT、超声胃镜、ERCP、B超引导下胰腺组织细针活检穿刺术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能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麦滋林灌肠治疗渍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麦滋林-S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4周,对照组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4周,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和5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麦滋林-S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牙龈出血、全身皮肤瘀点、瘀斑、月经过多4年,关节疼痛半个月,腹痛、发热1d,于2004年5月18日入院。患者症状初起时多次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11×109/L,血红蛋白83~103g/L。骨髓象示:符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查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谱(-),血中未找到狼疮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给予口服强的松50mg/d,治疗1个月,症状缓解而减量,半年后停药。此后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瘀斑、月经过多等反复出现,症状出现时即口服强的松治疗,缓解后自行停药。半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