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7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 dependent kinases 5,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探索其在耐药性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耐药性癫(癎)患者术后脑组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 3种检测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分别测定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荧光定量PCR发现CDK5 mRAN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这种基因的蛋白表达产物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轴突和胶质细胞中,Western blot检测在相对分子质量35 000处有一蛋白条带,并且可见实验组(颞叶和海马中分别为1.4293±0.1839和2.0733±0.4738)高于对照组(颞叶和海马中分别为0.9680±0.4147和1.403±0.6163,P<0.05).结论 CDK5在耐药性癫(癎)患者颞叶中表达增强,提示他们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癎)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耐药性癫患者脑细胞线粒体mMDH、NDUFC2表达,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癎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提取48例耐药性癫癎患者、8例非耐药性癫患者及8例对照组脑组织标本的总RNA后,用基因芯片对其进行扫描,随后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与线粒体功能有关的基因mMDH、NDUFC2在耐药性癫癎中显著下调,荧光定量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一致。结论脑细胞线粒体基因mMDH、NDUFC2表达异常可能通过能量代谢及神经元坏死参与了耐药性癫癎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小脑变性相关蛋白2(CDR2)mRNA在癫痫(EP)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8例EP患者分成耐药(40例)和非耐药(8例)两组,用基因芯片扫描和FQ-PCR分别检测脑组织中CDR2基因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基因芯片扫描提示CDR2 mRNA在EP患者与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PCR结果与基因芯片扫描一致。结论EP患者脑组织中有CDR2 mRNA表达,由于其表达产物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脊液(CSF)和血液中,因而检测CDR2 mRNA在血或CSF中的表达产物有可能成为诊断EP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β(CSK-3β)及其磷酸化产物(p-GSK-β)在难治性癫(癎)(RE)患者颞叶前部的表达.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FQ)PCR、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检测36例RE患者颞叶前部GSK-3β及其p-GSK-3β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8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RE患者脑内神经元及胶质细胞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均P<0.05),p-GSK-3β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GSK-3β及其磷酸化产物表达异常,可能与RE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颞叶新皮质中NCAM-140kDa(神经细胞粘附分子B)的表达,探讨其在难治性癫痫形成中的意义,并初步探讨颞叶新皮质的可塑性与难治性癫痫的关系.方法按随机化原则,在我们建立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库中抽取15例患者的颞叶脑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NCAM-140kDa的表达,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免疫组化检测到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CAM-140kDa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2290±0.0427、0.1789±0.02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荧光检测到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NCAM荧光强度分别为28.8345±3.2635、20.4513±2.283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NCAM-140kDa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颞叶新皮质中表达增加,提示其参与了难治性颞叶癫痫的形成及颞叶皮质神经细胞的可塑性改变与难治性癫痫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08个汉族癫癎家系的遗传模式及其临床特征。方法用分离分析法和多基因阈值理论结合系谱分析对108个癫癎家系的遗传方式进行调查,同时按遗传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其表型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共调查108个癫癎家系的2919个家庭成员。共发现24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19个X-连锁显性或隐性遗传家系,51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另有14个家系为非孟德尔遗传模式。2个家系符合家族性颞叶癫癎,1个家系符合具有不同病灶的家族性部分性癫癎。108个家系中共有患者537例(已死亡67例),其中复杂部分性发作45例,单纯部分性发作12例,部分继发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213例,强直性发作13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254例。结论重庆地区和四川省的汉族癫癎家系有多种不同的遗传模式。不同家系、同一家系中的不同患者可有不同的表型或预后。应特别关注家族性颞叶癫癎、具有不同病灶的家族性部分性癫癎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及其磷酸化产物(p-GSK-3β)在难治性癫痫(RE)患者颞叶前部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FQ)PCR、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法检测36例RE患者颞叶前部GSK-3β及其p-GSK-3β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与8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RE患者脑内神经元及胶质细胞GSK-3β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均P〈0.05),p-GSK-3β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GSK-3β及其磷酸化产物表达异常,可能与RE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作为添加剂治疗成人耐药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单盲、前瞻性研究,27例耐药性癫痫病人在原用药基础上加用安慰剂16 wk,停用安慰剂,再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疗16 wk,X~2检验比较左乙拉西坦添加期疗效与安慰剂期疗效的差别,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左乙拉西坦治疗有效而安慰剂无效的病例13例(48%),安慰剂治疗有效而左乙拉西坦无效的病例5例(19%),左乙拉西坦治疗有效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安慰剂治疗有效的病例数(P<0.05)。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期21例(78%)出现不良反应,安慰剂添加期20例(74%)出现不良反应。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情绪异常、头晕、胃肠不适,部分病人有短暂性轻度血白细胞减少,没有病例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成人耐药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有效,且不良反应轻,对耐药性癫痫病人是一种有益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胰岛素瘤非痫性发作的临床特征及与耐药性癫痫的鉴别。方法回顾性研究4例发作间期EEG和头部MRI正常,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而误诊为耐药性癫痫,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胰岛素瘤非痫性发作病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探索其鉴别要点。结果胰岛素瘤非痫性发作多出现在空腹或进食前,发作前后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临床表现多样化是重要的鉴别要点;早期常规血糖检查诊断价值有限。结论胰岛素瘤所致的非痫性发作极易误诊为耐药性癫痫,发作期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胰岛素释放指数等实验室检查可为诊断提供依据;B超和CT是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影像学检查阴性而其它检查支持胰岛素瘤时需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是胰岛素瘤所致非痫性发作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铁调节转运体1(IREG1)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耐药性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耐药性癫痫患者术后脑组织,首先用基因芯片进行差异基因表达的筛选,然后用RT-PCR从基因水平进行验证,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含有4097条人类全长基因的芯片扫描显示有142个基因表达有差异,37个基因表达下调,105个基因表达上调。目的IREG1 mRNA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中表达明显增加(P〈0.05),Cy3和Cy5信号比值为2.75。RT-PCR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灰度值分别为2.6138,1.7708,变化趋势与芯片扫描结果相同。结论IREG1 mRNA可能参加了耐药性癫痫的形成,并在耐药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