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院内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且对这些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从肝脓肿患者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非重复菌株26株,且这些菌株经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是肺炎克雷伯菌,对这些菌株进行拉丝试验,使用PCR方法检测这些菌株的主要荚膜血清型及相关毒力基因;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分析菌株同源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s确切检验。结果 26株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拉丝试验阳性率达100%;检测出K1型(17株)、K2型(5株)、K5型(1株)、K57型(1株)、未知血清型2株。毒力基因rmpA、aero、ureA阳性率达100%(26/26);uge、mrkD阳性率为96. 2%(25/26);fimH阳性率为80. 8%(21/26);iucB阳性率为731%(19/26);wcaG、magA、kfu阳性率为65. 4%(17/26);allS阳性率为61. 5%(16/26);kpn阳性率为30. 8%(8/26);iroNB阳性率为7. 7%(2/26);未检出cf29a基因;wcaG、magA、allS只在K1血清型中检出;uge未在K57血清型菌中检出。多位点序列分型发现ST23型(17株)、ST86型(3株)、ST65型(2株)、ST1934型(2株)、ST485型(1株)、ST592型(1株)。结论本实验菌株以K1、K2血清型为主,ST23型为本院主要感染序列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住院患者获得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CRO)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构建CRO医院感染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查找电子病历选取某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CRO及碳青霉烯敏感革兰阴性杆菌(CSO)医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用于建模,验证集用于模型验证。分析CRO菌株相关信息,采用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变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以及临床决策分析对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CRO菌株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65.4%)、铜绿假单胞菌(15%)和肺炎克雷伯菌(9.4%),检出以痰液及ICU为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氨基糖苷类、留置尿管、ICU入住时间、抗真菌药物及APACHEⅡ超过20分纳入CRO医院感染预测模型。训练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95% CI:0.871~0.956),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95% CI:0.690~0.891),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具有临床实用性。结论:经住院患者获得CRO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构建临床风险列线图模型,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临床碳青霉烯耐药医院感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