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乙烯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苯乙烯的生物标志物,为苯乙烯的生物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苯乙醇酸(MA)、苯乙醛酸(PGA)、苯乙烯巯基尿酸(MUA)进行监浏。结果 晨尿中MA、PGA、MUA和苯乙烯接触浓度间相关关系分别为y=2.58x 70.82,y=1.66. 37.42,y=0.05x 0.555;班末尿中MA、PGA、MUA和苯乙烯接触浓度间相关关系分别为y=1.85x 89.02,y=1.33x 4.32,y=0.04x |0.68,均呈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晨尿及班末尿中的MA、PGA、MUA测定均可作为苯乙烯的生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生物学监测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二甲基甲酰胺作业工人生物学监测指标的探讨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济南250062)师以康仇保荣聂凤珍*戴秀莲二甲基甲酰胺(DMF)是工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经呼吸道及皮肤进入体内。尿中N-甲基甲酰胺(NMF)是其体内主要代谢产物。国外已...  相似文献   
3.
苯乙烯-DNA加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苯乙烯的DNA加合特性。方法 采用紫外光谱移动法测定苯乙烯-7,8-氧化物(SO)、苯乙烯、苯乙醇酸(MA)、苯乙醛酸(PGA)、苯乙烯巯基尿酸(UMA)和DNA的加合反应;以^32P后标记法研究SO-DNA加合物;以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研究SO-DAN加合物的结构。结果 苯乙烯、MA、PGA和UMA不与DNA发生加合反应;SO分别在DNA脱氧鸟苷碱基上的O^6位、N^2位形成6种加合物。结论 苯乙烯进入机体后,通过其活性中间代谢物SO与DNA起加合作用,SO攻击DNA脱氧鸟苷碱基上的O^6位、N^2位形成加合物,如果在细胞复制前所形成的DNA加合物没有被修复或者被错误修复的话,就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产生化学损伤。苯乙烯的其他代谢物未见此效应。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法检测尿中N—甲基甲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相色谱法检测尿中N甲基甲酰胺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市经十路,250062)师以康仇保荣戴秀莲N,N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有机溶剂,可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体内。N甲基甲酰胺(...  相似文献   
5.
二甲基甲酰胺的体内代谢与其毒性机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二甲基甲酰胺的体内代谢与其毒性机理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市经十路,250062)师以康戴秀莲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一种良好溶剂广泛应用于纤维、皮革、染料及制药等工业生产中。车间工人主要经呼吸道吸入DMF,另外还可经皮肤进入体内,主要...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细胞的HER2过表达降低其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紫杉醇的耐药性由多种因素引起,本文研究乳腺癌细胞中的HER2蛋白水平是否影响细胞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方法以HER2低表达的MCF-7/pcDNA3.1细胞和经稳定转染获得的HER2高表达的MCF-7/HER2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方法测定紫杉醇对这两种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紫杉醇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实验测定紫杉醇诱导的细胞凋亡,两种细胞的裸鼠移植瘤实验测定紫杉醇的抑瘤率。结果紫杉醇对MCF-7/HER2细胞的IC50值是MCF-7/pcDNA3.1细胞的6.2倍;紫杉醇诱导细胞G2/M期阻滞,且是HER2非依赖性的;0.01、0.1和1.0μmol.L-1紫杉醇诱导MCF-7/pcDNA3.1细胞凋亡的百分比分别是15.1%±2.1%、21.0%±2.9%和35.7%±3.8%,诱导MCF-7/HER2细胞凋亡的百分比分别是7.5%±1.7%、14.1%±2.3%和24.2%±3.4%,同一浓度的紫杉醇诱导两细胞的凋亡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5、10和20 mg.kg-1的紫杉醇对裸鼠移植MCF-7/pcDNA3.1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是36.9%、58.7%和75.4%,对裸鼠移植MCF-7/HER2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是20.1%、33.3%和67.3%。在相同剂量下紫杉醇对裸鼠移植的两种肿瘤的抑瘤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ER2蛋白的高表达可降低乳腺癌细胞对紫杉醇的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8.
蛋白质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的一种重要加工过程,其种类主要有N-糖基化和O-糖基化.N-糖基化是指寡糖链连接在蛋白的天冬酰胺β-酰胺氮上,O-糖基化是指寡糖链连接在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或酪氨酸的羟基的氧原子上.自从1976年在古细菌中发现S-层糖蛋白以来,已经在古细菌和细菌中发现70多种糖基化蛋白[1-2],并且大部分属于O-糖蛋白,是细菌鞭毛或纤毛的组成成分[3].人体内超过一半的蛋白质是糖基化蛋白质[4],糖基化蛋白质的糖链在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5].蛋白质药物的糖基化可以增强蛋白质药物的生物活性、延长其半衰期、增加其溶解性、改善其免疫原性等,目前70%的治疗性蛋白质药物均是糖蛋白[6-7 ].生产糖蛋白的首选宿主是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生产效率低,成本高,部分蛋白糖链具有免疫原性;另外,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和昆虫细胞也可以用来生产糖蛋白,但这两种表达系统生产的糖蛋白的糖链为高甘露糖型或含有杂糖,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应用最广泛的经典表达系统,该系统缺乏真核细胞所特有的蛋白质翻译后的糖基化修饰过程,一直以来该系统只能表达非糖基化蛋白质.然而,近10年来发现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中存在糖蛋白,把空肠弯曲菌中存在的蛋白糖基化相关基因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则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带有糖链的目的蛋白.本文对空肠弯曲菌中存在的糖基化系统和利用该系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带有糖链的目的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师以康  吴淑英  黄云虹  甄永苏 《药学学报》2006,41(12):1146-1151
目的利用经药物诱导获得的mdr1基因高表达细胞株以及通过mdr1基因转染建立的稳定高表达细胞株,研究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对力达霉素(C-1027)的药物敏感性。方法构建mdr1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dr1,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获得mdr1高表达HepG2肝癌细胞。经RT-PCR、细胞荧光免疫化学及罗丹明外排实验,鉴定了细胞的mdr1表达水平和药物外排活性。MTT方法测定敏感细胞及相对应的多药耐药细胞对力达霉素等多种抗肿瘤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mdr1稳定转染细胞株HepG2/mdr1、多药耐药KBv200细胞和MCF-7/ADR细胞对力达霉素的IC50值分别为(0.020±0.011) nmol·L-1,(0.24±0.20) nmol·L-1和(0.028±0.011) nmol·L-1。相对于各自的敏感细胞,多药耐药细胞HepG2/mdr1,KBv200和MCF-7/ADR对力达霉素的抗药倍数分别是1.3,6.8和1.6倍,对阿霉素的抗药倍数分别是8.8, 37.2和181.3倍,对紫杉醇的抗药倍数分别是40.3, 336.8和49.2倍。结论 mdr1高表达的多药耐药肿瘤细胞对力达霉素仍高度敏感,未表现出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紫外光谱法测定混配农药的DNA加合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混配农药的DNA加合作用。方法 采用紫外光谱移动法研究农药的DNA加合作用。结果 农药马拉硫磷、呋喃丹、氯氰菊本及其两两混配农药均可引起小牛胸腺DNA紫外光谱的改变。结论 农药马拉硫磷、呋喃丹、氯氰菊酯及其两两混配 经进入机体后,有与DNA形成加 的,如果在细胞复制前所形成的DNA加合物没有被修复或者被错误修复的活,则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化学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