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俊强  蒋成燕  许祥林 《重庆医学》2007,36(11):F0004-F0004
扭转性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易转为室扑、室颤而导致心源性猝死,可见于多种心脏疾患,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伴发TdP国内目前未见报道.2003年Makai曾报道1例应用安碘酮后发生TdP[1].我院在1994~2003年间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共记录到12例甲亢伴发TdP,本文拟对其发生特点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罗格列酮钠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蒋成燕  巴俊强 《重庆医学》2006,35(10):902-903
目的 罗格列酮钠治疗12周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浆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舒张压、尿微量血红蛋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分泌功能指数增加。方法 将136例患者分为罗格列酮钠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测定其前后血压、心率、体重指数(BMI)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微量清蛋白。结果 罗格列酮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浆胰岛素、舒张压及尿微量清蛋白均下降(P<0.001)。结论 罗格列酮钠与磺脲类和/或双胍类联合用药,能有效地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同时能控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甲亢患者的骨密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俊强  陈登科  梁明  周国祥 《贵州医药》2000,24(11):663-664
目的 观察甲亢患者的BMD改变及病程、TT3、年龄和性别对其改变的影响。方法 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了129例未治甲亢患者桡骨BMD。结果 甲亢组的桡骨BM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BMD减低发生率为24.8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90例女性甲亢患者的桡骨BMD与病程及年龄呈负相关,而与TT3无关;39例男性甲亢患者的桡骨BMD与病程呈负相关,而与TT3和年龄无关。结论 甲 对骨质改变有重  相似文献   
4.
产后甲状腺炎是发生于产后1年内的一种暂时性或永久性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与产后甲状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作者回顾性分析62例产后甲状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后甲状腺炎临床特点,建议对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及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产妇应进行筛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心率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运动疗法后的心率变异(HRV)变化,旨在探讨运动疗法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HRV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莉  巴俊强 《四川中医》2001,19(3):53-53
通过加味柴胡疏肝汤配合静滴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更年期综合征72例,并与采用激素配合安定,VitE,谷维素治疗6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的不同给药途径在糖尿病患者禁食期间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采用甘精胰岛素或采用胰岛紊泵持续皮下输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的方法控制血糖,记录2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用最、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甘精胰岛素组及胰岛索泵组均在较短时间内将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禁食期间采用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尿酸对2型糖尿病发生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酸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42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1~15年随访,观察其心肌梗死发生的情况,采用Kaplan-Meier对高尿酸血症和尿酸正常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时间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二维logisitic回归分析对年龄、性别、病程、尿酸、血糖治疗情况、高血压治疗情况、高血脂治疗情况与心梗发生的关系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Kaplan-Meier分析表明高尿酸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二维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年龄、血糖治疗情况、高血压治疗情况、高血脂治疗情况与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与性别、尿酸无关.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与尿酸正常者比较,其心肌梗死发病率高,发生时间早,但将高尿酸血症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预测因子证据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33例糖尿病性冠心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男 18例 ,女 5例 ;年龄 5 2~ 79岁 ,均为Ⅱ型糖尿病。选 33例冠心病 ,年龄和性别与糖尿病组相匹配。两组均无传导阻滞、房颤及房扑 ,早搏总数 <30 0次 / 2 4小时 ;近期未服用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类药物。采用西安蓝港公司的Holter -Star动态分析系统。记录cMV1、cMV3、cMV5 ,由心电图专业人员分析。缺血判断标准 :任一导联ST段下移≥ 1mm ,或在原基础上下移≥ 1mm ;持续时间≥ 1分钟 ;两次缺血间隔 1分钟。缺血阈值 (MIT) :计算缺血发生时的 1分钟平均心率。同…  相似文献   
10.
籍龙江  赵平  巴俊强 《临床荟萃》2002,17(23):1380-1381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近年研究发现冠心病发生心肌缺血时其心率有明显的差异 ,并提出缺血阈值 (MIT)这一概念。本文观察了糖尿病冠心病的心肌缺血发生情况 ,并与非糖尿病性冠心病进行了比较 ,采用 MIT和心率变异(HRV)进行分析 ,探讨糖尿病伴冠心病发生心肌缺血的规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3例糖尿病伴冠心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 18例 ,女 15例 ;年龄 5 2~ 79岁 ,均为 2型糖尿病。选 33例冠心病 ,年龄和性别与糖尿病组相匹配。两组均无传导阻滞、房颤及房扑 ,期前收缩总数 <30 0次 /2 4小时 ;近期未服用洋地黄及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