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对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64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男性患者,术中均留置导尿管,术毕均予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A组,n=31)和对照组(B组,n=33)。麻醉诱导前20min分别静注帕瑞昔布40mg和等量生理盐水。疼痛和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症(CRBD)是常见的术后躁动的原因。测定两组患者复苏期的VAS评分,观察有无CRBD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A组为(2.00±1.07),低于B组(4.33±1.14),(P<0.01)。A组CRBD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1)。结论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帕瑞昔布40mg能有效减少全麻患者术后躁动,且减少CRBD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剖宫产手术中不同腰穿间隙及注药速度对麻醉平面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健康足月产妇,随机均分为8组。8组均先选取L1~2做硬膜外穿刺并向头侧置管3.5cm,再用25G腰穿针做穿刺,缺口向头侧,见脑脊液回流畅,注入0.75%布比卡因1mL。Ⅰ5组:选取L2~3作为腰穿间隙,注药速度为5s。Ⅰ10组:选取L2~3作为腰穿间隙,注药速度为10s。Ⅰ15组:选取L2~3作为腰穿间隙,注药速度为15s。Ⅰ20组:选取L2~3作为腰穿间隙,注药速度为20s。Ⅱ5组:选取L3~4作为腰穿间隙,注药速度为5s。Ⅱ10组:选取L3~4作为腰穿间隙,注药速度为10s。Ⅱ15组:选取L3~4作为腰穿间隙,注药速度为15s。Ⅱ20组:选取L3~4作为腰穿间隙,注药速度为20s。注药完毕后立即平卧,记录止痛平面达T10的时间,腰麻的最高止痛平面及达最高止痛平面的时间,平面未达T8硬膜外用药量,骶丛阻滞情况及观察血压、心率、脉搏,记录麻黄碱使用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在年龄、身高、体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止痛平面达T10时间,腰麻的最高止痛平面,达到最高止痛平面的时间Ⅰ、Ⅱ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组有3例腰麻止痛平面未达T10,Ⅱ组有29例腰麻止痛平面未达T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骶丛阻滞两组均好。硬膜外用药情况,麻黄碱使用情况Ⅰ、Ⅱ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5、10、15、20s注药,不论是腰麻平面达T10时间、腰麻最高平面、达最高平面时间,还是硬膜外用药量、麻黄碱使用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Ⅱ组5、10、15、20s注药,腰麻平面达T10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最高平面、硬膜外用药情况、麻黄碱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手术L2~3间隙穿刺较L3~4间隙穿刺进行腰麻麻醉平面向上扩散更高更快,硬而膜外用药情况少,减少麻醉时间,但麻黄碱使用情况相对较多。而两者对骶丛阻滞无明显影响。可以看出Ⅰ组15、20s注药组麻醉平面较理想,硬膜外用药情况少,麻黄碱使用情况亦较少,而Ⅱ组有较多病例麻醉平面不符合手术要求,须硬膜外加药,延长了麻醉时间,不利于紧急手术的实施。因此,L2~3间隙穿刺进行腰麻,15、20s注入0.75%布比卡因1mL是较理想的腰麻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使用咪达唑仑对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60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曲马朵组(T组),曲马朵+咪达唑仑组(T+M组),每组150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各组均以丙泊酚2.0~2.5mg/kg,芬太尼3~4μg/kg,琥珀胆碱1.5mg/kg以及3ml等容量未知药液进行麻醉诱导。C组和T组未知药液为生理盐水,M组和T+M组为咪达唑仑0.04~0.05mg/kg,手术结束时肌注相同容量(3ml)的生理盐水(C组)、咪达唑仑0.03mg/kg(M组)、曲马朵1.5~2.0mg/kg(T组)、咪达唑仑0.03mg/kg+曲马朵1.5~2.0mg/kg(T+M组)。术中均以丙泊酚100~200μg·kg-1·min-1静脉维持及根据麻醉深度追加芬太尼1μg/kg,并以顺苯磺酸阿曲库铵3μg·kg-1·min-1维持肌松。对患者术后2h、4h、8h、12h、24h进行恶心呕吐、疼痛评分。结果术后0~24h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M组较C组、T组、T+M组为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M组较C组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24h疼痛VAS总分及2级以上疼痛的发生率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可有效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但不能降低使用曲马朵时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在镇痛方面,咪达唑仑和曲马朵同样未体现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改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的认知功能。方法将200例年龄>60岁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洛酮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3、5d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MMSE)测定,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药物的影响作用。结果纳洛酮组较对照组而言,术前术后MMSE评分的差距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纳洛酮对改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认知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麻醉药物其实在我国应用得非常早,在东汉末年,就有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沸散。而在现代,只要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无论手术的大小,基本上都会使用到麻醉。可以说,麻醉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患者的痛苦降低,能够安全舒适的度过手术阶段,同时避免术中应激反应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提供安全保障,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东莨菪碱对吗啡、氟哌利多硬膜外术后镇痛副作用的预防以及最佳剂量. 方法 150例妇产科手术病人被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5组配方行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除了各自不同的配伍药物外每组均含有布比卡因125 mg、吗啡5 mg,并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BMD组:氟哌利多5 mg;BMS1组:东莨菪碱0.3 mg;BMS2组:东莨菪碱0.6 mg.BMDS1组:氟哌利多2.5 mg 东莨菪碱0.3 mg.BMDS2组:氟哌利多5 mg 东莨菪碱0.6 mg.观察术后不同时点的呼吸循环参数以及VAS评分、Rame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反应、皮肤瘙痒的发生率. 结果 各组的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均低于3,各组间、组内不同时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恶心的发生率BMS1组明显高于BMD、BMS2、和BMDS2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除BMD组外,其它组无锥体外系反应发生. 结论 东莨菪碱能够明显降低吗啡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消除氟哌利多的锥体外系反应,0.6 mg东莨菪碱配伍吗啡和布比卡因配方最好.  相似文献   
7.
术后镇痛所用的麻醉性镇痛药是引起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一种重要因素.昂丹司琼是有高度选择性的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药,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于癌症的放、化疗以及治疗PONV[1].本观察就昂丹司琼不同用药方法对术后镇痛过程中对PONV的预防作用做一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的神经毒性。方法选择24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四组。Ⅰ组:不施加任何处理;Ⅱ组:经枕骨大孔向兔蛛网膜下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每周1次;Ⅲ组:除注射药为复方倍他米松200μg(0.2ml)外,其余处理同Ⅱ组;Ⅳ组:注射复方倍他米松400μg(0.2ml),其余处理同Ⅱ组。3周后处死动物,用生理盐水及戊二醛灌注,取出颈部脊髓(C1-6)放入4℃2%戊二醛内做后固定。观察脊髓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Ⅰ、Ⅱ组脊髓组织细胞形态未见异常;Ⅲ、Ⅳ组脊髓组织细胞的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纤维水肿、脱髓鞘、神经元突起消失、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结论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可引起脊髓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右美托咪啶联合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电子支气管镜镇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方法 选择年龄在18~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3级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52例进行前瞻性双盲研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右美托咪啶十芬太尼,D组)26例和咪达唑仑组(咪达唑仑十芬太尼,M组)26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麻醉前(T0)、进鼻腔时(T1)、过声门时(T2)、过声门后1 min (T3)、3 min (T4)、5 min (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p()2,镜检中情况、镜检时间及复苏时间,术后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 D组HR在T1、T2、T3、T4、T5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Sp()2在T1、T2、T3、T4、T5高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过程中D组追加芬太尼人次、出现低氧血症人次均少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人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镜检过程满意度较M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检时间、复苏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合并芬太尼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相比咪达唑仑合并芬太尼具有呼吸抑制不明显,患者舒适度高的优点,而对镜检和复苏时间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巩文怡  唐鸣 《中国医药》2014,(4):532-534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血中炎性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400例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帕瑞昔布+曲马多镇痛组(P+T组)、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观察3组患者术后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测定3组麻醉前、切皮后5 min、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24 ~ 48 h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IL-10比值.结果 3组术后24~48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IL-6/IL-10比值在麻醉前、切皮后5 min、手术结束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 PCEA组IL-6/IL-10为(4.1±3.0),P+T组为(7.8±4.5),PCIA组为(10.9±8.6),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帕瑞昔布+曲马多镇痛、PCEA、PCIA 3种镇痛方式中,PCEA对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炎性因子平衡的影响最小,最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其次为帕瑞昔布+曲马多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