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新成员Livin及其两种异构体Livinα和Livinβ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NSCLC组织中Livinα mRNA和Livinβ mRNA的表达,并用westem blot分析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45例NSCLC组织中Livin mRNA表达阳性率为71.1%,而在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瘤样病变低表达(5.7%和6.7%,P〈0.01)。Livin mRNA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病理分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L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特异性地高表达及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密切相关性,可成为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结合银染技术检测食管癌组织中livin-α mRNA和livin-β mRNA的表达。结果:36例食管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50%,其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18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livin低表达,阳性率为5.6%,与食管癌组织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论: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原发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少见 ,好发于成人。自Kern等 1997年首次报道以来陆续有零星个案报道 ,近几年略有增多。我院胸科 1990~ 1998年共收治 7例 ,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例中男性 5例 ,女性 2例。年龄为 58~ 68岁 ,中位年龄 60岁。症状表现为咳嗽、血痰、发热 ,部分有胸痛伴气促。病程为 2周~ 3个月。病变部位为右上肺 5例 ,左上肺 1例 ,左下肺 1例。 7例患者术前均行气管镜检查 ;其中 5例镜下未见肿物 ,2例镜下见到病变 ,但镜下取材病理均为阴性。胸部X线正侧位及CT检查均发现肺占位病变。其中 1例侵犯胸壁 ,1例有少…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和分析食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和分析36例食管癌组织和24例癌旁6cm以上的正常食管组织中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1)VEGF189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在36例癌组织中,有22例表达VEGF189mRNA(61.1%)。在24例癌旁正常组织中,有1例表达VEGF189mRNA(4.2%)。(2)VEGF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在18例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VEGF189mRNA表达16例(88.9%);在18例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VEGF189mRNA表达6例(33.3%)。Ⅰ期中VEGF189mRNA表达3例(21.4%);Ⅱ期中VEGF189mRNA表达11例(84.6%);Ⅲ期中VEGF189mRNA表达8例(88.9%)。结论VEGF189mRNA与食管癌的侵袭、转移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腔内。本文分析10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GST-π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表达率分别为58.02%和72.84%,P-gp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癌肿浸润深度有关(P<0.05).GST-π的高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表达率为61.73%,TopoⅡ的表达降低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着P-gp、GST-π、TopoⅡ表达水平的变化,临床检测P-gp、GST-π、TopoⅡ对食管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的新成员L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p53、bcl-2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5例NSCLC患者的肺癌组织,35例癌旁组织和15例肺良性瘤样病变的肺组织中Livin及p53、bcl-2的表达,使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别;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Livin与p53,bcl-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Livin在45例NSCLC组织中62.22%表达阳性,而35例癌旁正常肺组织和15例肺良性瘤样病变组织低表达(分别为2.86%、6.67%,P<0.01)。Livin蛋白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关系(分别为P=0.844,P=0.156,P=0.565,P=0.537)。p53、bcl-2蛋白表达均与Liv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53:r=0.375,P=0.011;bcl-2:r=0.565,P<0.001)。结论 Livin在NSCLC组织中特异性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使其将来可能成为NSCLC诊断及治疗的新靶点。Livin与p53及bcl-2在NSCLC的发生中有可能发挥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和Bcl-2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银染技术检测36例食管癌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Livin、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Livin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增强,两种异构体基本同时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Livin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癌组织侵及食管外膜的L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组织侵及食管肌层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L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Livin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无关(x^2=1.00,P=0.505),与Bcl-2蛋白表达有关(x^2=10.60,P=0.003)。结论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L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在食管癌癌变中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9.
Livin mRNA和Livin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的新成员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合银染技术检测食管癌组织中Livinα mRNA和LivinβmRNA的表达,并用western blot分析L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36例食管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为50.0%,其表达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18例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Livin低表达,阳性率为5.6%(P〈0.01)。结论Livin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有望成为食管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5岁.因胸闷气短20 d,发现纵隔肿物5d入院.患者入院前20 d出现胸闷气短,夜间偶有喘憋,入院前5d胸闷症状进行性加重,肺CT扫描示:前纵隔巨大占位性病变,经胸腔穿刺活组织检查示:(纵隔)黏液表皮样癌,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既往健康.体格检查:T 36.1℃,P80 次∥min,R 16次/min,BP 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口唇无发绀,未触及浅表肿大淋巴结.胸廓饱满,距锁骨中线1 cm第1~5肋间范围叩诊呈实音,相应部位呼吸音消失,余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律齐,心音遥远,心音听诊区向左下方移位,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辅助检查:①胸部数字射线摄影片示前纵隔内见不规则巨大团块影,大部突入右侧肺野,纵隔明显增宽;②肺部CT平扫+增强示前上纵隔可见巨块型致密影,向右侧肺野突出明显,大小约16.67 cm×9.89 cm,其内密度不均匀,大部分病灶CT值42 Hu,其内密度不均,低密度区CT值15 Hu,高密度区CT值达150 Hu,边缘有切迹,分叶征阳性,部分边缘尚光滑,增强后大部分病变较均匀强化,平均CT值67 Hu,低密度区及高密度区未见强化.右肺上叶膨胀不良,纵隔内血管明显受压,移位、变形,界限尚清晰;③活组织检查为(纵隔)黏液表皮样癌.诊断为纵隔巨大黏液表皮样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